皇上虚心发问:“怎么解决?”
“设专司,内学堂专科培训,类似司礼监处理上交公文。”洛金玉问,“那些无关紧要的回复问候等文书,不止沈无疾能做,其他人若经培训,亦能做,大不了,就请沈无疾去做先生讲课。”
“沈无疾不光能回这些,有些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的正事儿,他亦能处理,至少夹个条子。”
皇上叹气,“他虽没你学问大,可人却聪明,又懂那些运作,因此不会出岔子,才叫朕如此顺手。可这又岂是内学堂能教得出来的?内学堂也就是教宦官们识几个字儿,读几本书,不做睁眼瞎罢了,怎可能指望他们个个儿都成寒窗苦读考状元的料子?
若是如此,别的不说,前朝那些人就得先闹了。能让宦官读书,已是沈无疾难得争来的好事儿,那时你还没当官,不知道,光这事儿就吵过许多回,都怕养出一大批曹国忠来。就连朕让沈无疾帮着写条子,都是私下里做的,除了你,不敢让别人知道,否则还不得借着这机会弹劾沈无疾?子石,你把事儿想得太简单了。”
洛金玉想了想,道:“那将这些奏章分发内阁,让内阁写条子呢?”
“不可。”皇上断然拒绝,“朕还没看过,怎可就让内阁评议?”
洛金玉一怔,转瞬便了然。
寻常都是奏疏上递司礼监,司礼监上递皇上,皇上做出评断,再下发内阁复议补充,最终成文,汇总司礼监批红盖印,分发各处实施。
隐去私下里一些行为,只说面上,对于一份奏疏而言,第一个做出意见评议的人,必须是皇帝。
这既是强调皇帝威严地位,万人之上,亦因人之想法容易受到影响,第二个提意见的,难免会受前面那意见的潜移默化,并且落入被动。
如今,皇帝愿受沈无疾的被动,而坚决不愿受内阁的被动,与其说是他更亲近沈无疾,倒不如说,还是老生常谈:内阁比沈无疾对于皇上的“危险”“威胁”更大。
相对而言,沈无疾的私心会比内阁那些人小一些。
因为,沈无疾,甚至包括洛金玉,他俩都没有家族,亦不会有后代。
前些日子,沈无疾认了亲爹和亲哥,立刻就全盘禀告了皇上。
原本,皇上就该考虑到沈无疾不再是没有后代家族的了,他本也顾虑起来,可他得知沈无疾的亲哥是那个鼎鼎有名的武林盟主、江湖浪子,沈无疾也暗示多番那亲哥不学无术,绝无做官行商之潜能,成天只知道江湖浪荡勾引女人……
皇帝又旁敲侧击,各方打探,发现沈无疾和他爹他哥着实是关系不佳,若没洛金玉在中周旋,恐怕早没住一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