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舟这天看着天似乎有要下雪的迹象,又盘算着锦川的产期,就带着晨晨又去了趟书院。
贺云旗和陶姜刚好也在,余温良也过来玩,几人沿着已经修好的道路,在书院里溜达。
陶姜比较兴奋,看着书院里的一砖一瓦,感慨道:“再过上一个月左右,就能竣工,到时候在这里给学生授课,我要西边的那间课室。”
西边那间课室的位置并不是最好的,跟别处不同的点在于,课室窗户后面有棵不小的枣树,前段时间枣子成熟的时候,几人都尝过,味道很不错。
余舟跟贺云旗见他喜欢,也就由着他先挑了,反正他们对分到哪间都没意见。
只是贺云旗看陶姜飘飘然的,忍不住问:“有没有人愿意拜你做先生还另说,这就想着要在哪件课室授课了。”
“怎么会没人愿意,”陶姜摇着他那把即便下雪,都没离过手的折扇道,“早就在书院开始动工的时候,就有不少人带着孩子来我家,说要拜我做先生了。”
余舟道:“想让云旗做先生的会更多吧。”
陶姜无法反驳,闭嘴不再说话。
因为余舟说的是事实,虽然想让他做先生的人不少,但找贺云旗的更多,甚至据他所知,想让余舟做先生的人,都比他多。
原因他也知道,贺云旗那边撇开探花的身份不说,光是性格,就比他稳重得多。而倾向于拜余舟为先生的人,同样有这方面的原因。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跟他们两人比起来,余舟才读书几年,就中了举人。不少人都传言,他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
贺云旗沉吟了片刻,“来我家拜访过的人确实不少,但作为书院的第一批学生,我们都应该精心挑选才是。”
以他们三人的名头,不缺学生,所以收下的人,一定要是真心想读书的。
从他们讨论这个话题起,就一直没说话的余温良插言道:“不管三位兄长最终挑了什么样的学生,书院第一个学生的名额,我就当仁不让的占了。”
“为什么?”陶姜目瞪口呆,“以你的才学,就是在书院里做先生也足够了啊。”
“我三年后还想再参加一次会试,恐怕没时间教别人。”余温良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