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等刘寄奴的消息。”别看林淮玉说得淡定,其实他的心情变得激动紧张起来。虽然他之前说考不考中院试的案首没关系,但是真的要考中了,他还是会激动的。
“少爷,三只喜鹊来给您报喜了,您一定考中了小三元。”张嬷嬷越说越激动,“老奴去门口等刘寄奴。”
刘寄奴已经在赶回来的路上。他一边跑,一边大叫着“我家少爷连中三元!”
林管家则去衙门给林如海报喜。林如海得知林淮玉考中小三元,也是非常激动高兴。虽然他之前对林淮玉说不用在意考中小三元这件事情,但是当儿子真的考中了小三元,他这个做父亲的自然非常骄傲欣慰。
刘寄奴已经跑回到林家,并且大声地宣布林淮玉考中了小三元。
就在刘寄奴刚回到林家没多久,差役就来报喜,而且是敲锣打鼓地报喜。首先恭喜林淮玉考中了院试的案首,接着恭喜林淮玉考中了小三元。他还说林淮玉是扬州有史以来最小的小三元,也是近二十年来唯一一个连中三元的人。
张嬷嬷他们听了后,心里十分骄傲得意。
林淮玉直接赏了报喜差役二十两银子。报喜差役又说了一番吉利讨喜的话,这才离开前往下一家报喜。
赏了报喜差役后,林淮玉又赏了张嬷嬷他们每人五两银子。
没过多久,林如海就从衙门回来了,先是把林淮玉夸奖了一番,随后吩咐张嬷嬷他们准备一些好吃的,今天要好好地庆祝一下。
当然,只是一家人在家里地小小庆祝一番,并没有邀请其他人来家里做客庆祝。虽然考中小三元很难得,但是终究到底只是考中了秀才,所以没必要大办宴席庆祝。
林家上下热热闹闹地庆祝了一天,毕竟林家好久没有喜事了。之前有喜事,还是林淮玉来到林家的时候,距今已经有七年了。
庆祝完考中小三元后,林淮玉他们一家人就搬去郊外的庄子避暑。如果不马上搬去庄子住,这段时间会天天有人来家里贺喜。
虽然考中小三元很难得,但是小三元真的没有什么,天天有人来恭喜,说实话挺尴尬的。如果他考中的是□□,天天有人来恭喜他,他会心安理得地接受。
考中大-三-元这件事情想也不要想。不对,他想考中大-三-元这件事情,就代表他已经飘了。大-三-元什么的,还是不要想了。
远在京城的叶文赋和宋修文得知林淮玉考中小三元一事,自然也非常开心欣慰。
“林如海的儿子不错,小小年纪竟然考中了小三元。”庆隆帝最先收到林淮玉考中小三元的消息,随后他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叶文赋和宋修文。
“皇上,林如海的儿子考中小三元很正常,他要是考不中才奇怪。”虽然叶文赋说这话时表情非常淡定,但是心里早就乐开了花。“如果他没有考中小三元,我是不会放过他的。”
宋修文点头赞成叶文赋这个说法:“他被我们几个教导,如果连小三元都考不中,真是白费了我们的功夫。”说完,他又补充了一句,“再说,考中小三元又不是什么难事。”当年,他也考中了小三元。
“林如海的儿子可是扬州有史以来最小的小三元,也是扬州近二十年来唯一一个考中小三元的人,这点比他父亲强。”庆隆帝又说道,“也是我朝年纪最小的小三元。”
大庆朝开国以来,诞生过不少小三元,但是在林淮玉之前,最小的小三元十七岁,如今,最小的小三元的年纪被林淮玉刷新了。
“皇上,小三元不算什么,如果他再能考中大-三-元,这才算有本事。”
庆隆帝好笑地看着叶文赋:“你这个老家伙不会想让林如海的儿子连中六元吧?”
叶文赋非常诚实地说道:“臣的确这么想。”
宋修文跟着说道:“如果是淮哥儿,连中六元也不是不可能。”
“你们还真是敢想。”庆隆帝摇摇头说,“我朝开国以来从未出现连中六元的人,就是前朝也才出现一个。”
“皇上,说不定淮哥儿就考中了六元。”叶文赋倒是对林淮玉很有信心,“这孩子聪明,领悟能力又非常好,只要他好好读书学习,还是很有可能考中的。”
“淮哥儿比我们几个都聪明,他说不定还真的可以考中六元。”
庆隆帝觉得不可能,“林如海的儿子要是想考中六元,除非你们几个老家伙亲自教导他。”
叶文赋听到庆隆帝这话,立马就想到一个主意。
“皇上,您觉得让林如海的儿子来国子监读书,怎么样?”
宋修文听到叶文赋这么说,立马赞成道:“对,可以让林如海的儿子来国子监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