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搬山在灯火下手攥紫豪毛笔,凝神敛气,一笔笔写订亲的请帖。
桌面上压着一放莲池砚,新鲜的法隆寺鲜花攒在瓶中,平常他只放嫩竹叶。
老首辅第一次瞧见儿子除了读书之外,这样细心认真。
老首辅的侧脸,在灯火跳跃下有些揣摩不清。
“搬山啊,今日你进宫见姑母,还见了陛下,陛下的病情怎么样了?”
宋搬山的笔锋微顿:“回父亲,姑母依旧被禁足着,陛下的病情愈发严重了,都是妖道误国,谁不知道,那名妖道吴衡是文凤真的人,太医这样说,朝臣们也再三劝诫,可是陛下就是没听进去一回。”
“儿子真不明白,陛下英明一世,怎么会临了对这个冒牌妖道深信不疑,吴衡甚至鄙陋到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老首辅身形一顿,垂眸:“或许,陛下是有特别想见的人,哪怕被世人痛骂昏庸,病急乱投医,愚昧地相信一名妖道,不惜代价也想见的人。”
老首辅心知:这个儿子自小能干,聪敏有主意,虽然没有娘,从聘礼到订亲,都是他自己一人完成。
“爹,我总觉得您有什么心事。”
等宋搬山将最后一笔勾勒完,他抬头,终于问出口。
只有这一对父子清楚,宋搬山并非老首辅的亲生儿子。
老首辅为官多年,除了早年一位妻子去世后,一直无妻无妾。
族人纷纷颇有争论,为了平息诽议,老首辅赴任明州时抱回来一个小男娃,说是一段风流逸事中留下的。
宋搬山过继在了早亡的妻子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