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页

“奴婢不敢。多谢七小姐美意。”这管事把头深深地低下去,全然看不见他的面容,只能听到他的声音。

敏心见他抗拒之态如此明显,只好遗憾地作罢,目送他仪态一丝不苟地退下了。

这个管事,倒有几分像宫里的公公……敏心若有所思。

随后几日,燕京市井就有流言传开,道是诚意伯府二公子素来喜爱玩弄良家子,还强抢民,做了诚意伯父子二人的禁脔,诚意伯太夫人也不遑多让,一把年纪了还在房里养了小男孩,至于远在宫中的宸妃娘娘,更成了狐媚惑主的妖精。

敏心一开始听到白露上报的最新流言时,还有些不可置信。明明一开始她叫手下人去传散的不是这样的内容。还是徐徽宁送了手书来,她看过才明白。

那清隽有力的字迹下,写的却是荣氏父子自从儿邀宠成功上位以来所做的重重劣迹,观之简直触目惊心。

敏心掩卷,心潮久久不能平息。这市井流言,和他们真正坐下的事来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

再过了几日,流言愈传愈烈,皇城中的宸妃听闻后,素衣散发自去皇上寝宫前长跪请罪,那时徐徽宁的折子刚好递到皇上手中——不消多时,有圣旨降下:宸妃褫去封号,降为才人,移入衍庆宫;诚意伯府革爵,降为庶人;荣英、荣珂父子二人打入诏狱。

至于燕云卫从诚意伯府后院里掘出的数具白骨,同朝堂政局的震动相比,也只能为燕京民众增添几分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

第75章 八月上 ·

建业三十年的仲夏, 皇城中除了冠宠后宫两年之久的宸妃被褫去封号外,更引起前朝后宫议论沸沸扬扬的,是一道册后的圣旨。

后位空悬三十余年, 而今终于等来了新的主人。

原皇贵妃谢氏因诞嗣有功,虔恭中馈,夙著懿称, 宜膺茂典,册为皇后;端妃傅氏, 奉侍宫闱,慎勤婉顺,晋封皇贵妃;宛妃方氏, 毓生名阀, 协辅中闺,温惠宅心, 端良著德, 晋封为贵妃……其余嫔妃皆有加封。

谢氏封后,由此引起的议题便是立储。子凭母贵,有了皇后生母, 二皇子誉王也一跃而成了中宫嫡子, 加上又是当今圣上所生诸子中最为年长的,更何况不似宛妃之子,十四岁便就藩江南,而是一直长伴君父左右, 怎么看都要比雍王, 这位众皇子中序齿第四, 实际排行第二的皇子要合适做储君。以嫡以长,合该都要轮到入主东宫, 便有誉王、谢家一系的朝臣上书请封太子。

霎时间言谏纷纷,朝堂震动。自封后圣旨颁下,全国各地的折子如雪花般飞入内阁,其中请封的、谢恩的、谏言的,各种稀奇古怪的内容,不仅叫内阁大臣头疼,也叫当今圣上发了好大一通火,接连下旨斥责了好几家勋贵清流。

只是这些前朝政事,到底与敏心这个闺中女儿相隔甚远。

她虽出身永泰侯府——这个大胤顶级的权臣豪门,但她毕竟生父已逝,一个尚未出阁的妙龄少女,与这帝国高层平静外表下暗潮涌动的势力最为亲密的接触,便是九哥徐徽宁从诚意伯一事起养成的给她写信的习惯。

想来对于诚意伯荣氏的处置手腕和关于流言的传嚣,令徐徽宁对敏心刮目相看。

毕竟是十三岁便高中案首的少年才俊,又是男子,能在外面行走自如,每月次数不一的手书递进内院,给被禁足的敏心带来许多新鲜的消息的见闻。

平白无故受了诚意伯府的牵连,险些毁了敏心的清誉。江氏从后怕中回过神来时,见燕京城中因封后立储事起而风雨飘摇,生怕敏心出门时被荣府的余孽给缠上,便给她下了禁足令,勒令女儿无故不得出府,除非有长辈陪同。

为了让江氏放心,敏心只好答应。

也借机好多陪陪她那精神不稳的可怜的二表姐。

那日江巧龄发作后,江氏借了太夫人的名帖,从太医院请来几位名医为侄女看过,都说药石无医,只能慢慢将养着,未来兴许有一日便能恢复如常了。

关氏听到消息后痛哭了一番,到底是为母则强,很快就打起了精神每日为女儿熬安神药汤,遵循医嘱耐心地和巧娘说话,只盼着这个女儿有朝一日能恢复成小时候那活泼的样子。

江华秋也很是颓靡了一阵。少时长于庶母管控之下,生父风流多情,并不十分在意这个长子,到二十多岁时一事无成,家中奴仆都嗤笑这个大少爷干的活,随便一个长随都能做。

还是与关氏成婚后,两个女儿陆续出生,一朝为人父,便想着法子自立起来。横竖没有那个读书的脑子,就重拾祖业,做起了茶叶、瓷器和丝绸的买卖。拼着一口气,想让妻女过上更好的生活,才背井离乡四处经营,生意是越做越大,没想到一直捧在手心上疼爱的女儿,却因夫妻二人的疏忽而出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