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不可能吗?
想到这儿,晓子风忽然陷入了沉思。
永安帝与他爹建和帝不同,建和帝当年登基时,由于元凤帝即将离世才公布了太子人选,选的还不是当时呼声最高的四皇子,而是年纪最小的建和帝,最终导致了宫变发生。
所以建和帝是踩在手足相残的惨剧之上登的基,这也让他后来对自己的子嗣管教十分严苛,并且早早确立了太子。同时为了防止有皇子对太子不利,他在确保太子安全的同时,还不着痕迹地将其他的皇子全部养废了。
理论而言,按照建和帝这样的养法,等太子大了迟早会有一天生出逆反之心,可巧就巧在,建和帝早年因宫变以及与浮屠国开战时落下过旧伤,随着年纪增长,他的身体也逐渐衰败下来,最终被一场风寒夺去了性命。
太子是建和帝的三皇子,得了建和帝的一切青睐,虽然登基时只有十八岁,但他的兄弟姐妹叔叔伯父们早已被建和帝给提前剪除了羽翼,再加上太子其实已参政多年,所以他没花什么心思便顺利继承了帝位,即位后的太子改国号为永安,便是如今的永安帝。
永安帝登基之后的两年,大皇子便降生了,由于永安帝没吃过手足相残的苦头,所以并不清楚为什么当年建和帝那么忌惮除他之外的皇嗣们,虽然他隐约听说过过去曾发生的丑闻,可刀子毕竟没割在自己身上,所以他便从来不这事放在心上。
对于子嗣,永安帝秉承着“生孩子就是用来玩”的念头,给予了皇嗣们十足的“关爱”,以至于让儿时的大皇子一度产生了“父皇一不小心肯定会把弟弟妹妹们玩死,所以我要保护好他们”的念头。
或许正是因为这个皇帝爹太不靠谱,皇嗣们反而抱团取暖了起来,再加上皇后颇有一番治理后宫手段,所以妃子们之间的关系都很和谐,也未曾出现过有妃子为了权势撺掇皇嗣生出非分之想的事情发生。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下,永安帝皇嗣们的关系也出奇地和睦。
可永安帝不是个安分的主,多少先帝就怕自家皇嗣在他们还没死的时候闹起来发生宫变,永安帝却是反过来的,他觉得日子太平淡了没意思,国家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外面也没有敌国来犯,朝堂之上都是一些七嘴八舌的琐碎斗角,无聊之下,他就开始挑唆自己的皇嗣们。
先是把逐渐有了上进心且早已到了封王年纪的大皇子封王并扶了起来,之后他本打算扶持二皇子与大皇子打擂台,奈何二皇子过于不争气,封王后整天只想着美人,所以他便将目光对准了三皇子。
当时的晓子风只觉得他家父皇仿佛吃错了药,不管出什么事都要把他拎出来夸一顿,哪怕他压根什么事都没做,也非要把他提到大皇子眼前抖两下,抖到看见大皇子有反应为止。
为了配合自家父皇,晓子羽只得在朝堂上做做表面工作,私底下则是马不停蹄地跑去安抚自家三弟,就怕他被永安帝给玩出心理阴影。
后来眼见着准备得差不多了,永安帝瞧着晓子风年纪也到了,便大手一挥将他封了王,把他提到了和大皇子同等的位置,只是他还没等到晓子风和晓子羽对上,一直比较安分的晓舒妤却冒出了头。
当然了,这个头不是晓舒妤自己想冒的,永安帝虽然想看自家子嗣们打架,但那必须得是在他的掌控之内的,否则玩脱了可怎么办,所以他对于皇嗣们的监察力度还是很严的,结果这一查就把正在偷偷摸摸经营羲和楼补贴自己的晓舒妤给查了出来。
只是发现这件事的时候,永安帝压根没有生气,反而大喜过望,觉得自己的大皇女是个可塑之才,再加上晓舒妤十分识时务地提前上缴了大部分羲和楼的营收,顿时便让永安帝龙心大悦,抬手就是一个昭元公主的封号给了晓舒妤。
晓舒妤也很争气,作为永安帝唯一的女儿,她是有想往那个位置上靠一靠的心思的,现在得了永安帝的支持,她立刻抓住机会,爬了起来。
对此永安帝是坐山观虎斗,晓子风则偷偷松了口气,本以为永安帝面前有璋王和昭元公主相争,应该也轮不到他出场了,奈何永安帝看久了后突然觉得璋王和昭元公主的争斗没意思,果然只有三足鼎立的局面才足够刺激,所以再一次将目光瞄准了晓子风。
被强行提溜起来的晓子风也已然在这些年的打磨下学会了应付永安帝的方式,反正皇帝想看什么他就做什么,至于表面功夫有没有用,那咱们再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