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眼底噙着一抹不屑,目光一直在韩齐与岁宁面上游离,只不过这一切,没有人注意到。
“对了,明晚有秋灯会,别忘了出来巡街。”有人岔开话题,提醒了一句。
韩齐捏着佩刀上挂着的穗子把玩,随意应道:“县令说了,咱几个要去西街那边巡逻,东街这边不用管。”
“秋灯会?”岁宁讶异的抬了抬眸,原主记忆中是有这个的。
陆家镇一年一度的秋灯会就在这条集市上举行,届时会有百姓出来放孔明灯祈求明年风调雨顺,是景元的一种传统。
岁宁的重点并不在孔明灯上,而是秋灯会可以出晚集,那么她便能多卖一些了。
“宁宁,我们先走了,明个再过来。”韩齐和岁宁一来二去的接触,熟络许多,也不像最初那般忸怩了。
毕竟是自家的侄媳妇,韩齐有些高兴的想了下。
岁宁早早收摊返回家中,打开密封坛子看了一眼,不知是此地的气候环境适宜还是她运气好,糖桂花腌制的进展不错,再有一日便可以吃了。
她决定明早继续卖搭配餐,收摊回来就开始着手做糖桂花山药羹。
山药可是补脾生津的好东西,山药羹的加工也不繁琐,尽可能少地去破坏它的营养成分,对身体大有益处。
韩齐果然办事,今日带过来的人相比昨日还要多上一倍,他虽然性子有些软,但在衙门中人缘还是很不错的。
而县衙那边果真如岁宁预料那般,乐的省了买菜买粮的成本,厨子也跟着清闲不少。
接连两日,岁宁的生意都日渐攀高,她把小推车停在院子里,数了数布包中的银钱,“还差五百多文就能凑够一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