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打谷场打完,又是运到晒谷坪晾晒。

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大家没有急着再提换种子,只是想着先把事情做好。

干这些农活,这会儿无非就是要一把子力气,谁还缺这个了?不管同不同意,能做就先做撒!

最后,呈现在竹笙面前的已经是正在晾晒中的稻米。

金灿灿的一大片铺满了地,足足有半掌厚,稻香扑鼻而来,手指从中穿过,硬质的颗粒在手上碰撞,带出一阵好听的哗啦声。

阳光从空中洒下,一点点蒸发去稻米外壳中的水分,让这一粒粒稻米更加紧实,不会受潮后直接发芽。

秋日的风带着些微醺的热气,从不远处吹来,将身体全然包围。

哗……

一捧稻谷从手中落下,那一声声真是悦耳极了,仿佛落在竹笙心上。

这就是今年丰收的成果。

竹笙蹲在一旁,用手指捧起来一捧,任由它们从指缝中滑落,又接着再捧起来一捧,如此反复,乐此不疲,眼神中闪烁着明明暗暗的光芒。

光是看着这片稻米,她心中就有种难言的充盈。

种出它们的土壤,是她一点点翻过,一点点混入灵壤倒入灵泉改良的。灌溉它们的水,是竹笙一桶桶从竹溪中挑上来的。田中的杂草是她一根根拔的,害虫是她调配了草药除去的。

很多时候不是身累,而是心累。

在法术和灵泉灵壤之间,她选择了后者,育苗、插秧还是原身做了、她只用做后面的施肥灌溉除虫,这已经比其他人种田轻松多了。饶是这样,还需要那么多工序最后才能收获这些。

在她亲自种水稻之前,她从未想过自己吃的一碗米饭,需要农人们这样在田地上辛苦大半年。好不容易收上来了,又需要经过脱粒、晒干、脱壳才能变成市场上常见的模样。在修行界,无非是洒下一把种子,几个法术一用,充足的灵气很快就能让作物长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