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赵明雅的视角来看,最后几天过得很是舒服,妙趣横生。
稻谷收好要准备做一顿秋收宴来庆祝,大家要去钓鱼、捉鸡、择菜、做饭。
四个人里,只有老前辈戴志刚会钓鱼,不过大家也还有时间,那当然是不逞多让地跟着一起去。
钓鱼地点就在竹溪村那条绕着村子而过的竹溪。戴志刚指挥着大家,带个小板凳,挖点蚯蚓做钓饵,上山用竹子做几根钓竿,饵料一抛,在河边闲聊等待就行。
小竹老板没来,但是让她的员工石厚来了,还告诉他们,“他可会抓鱼了,大家要是最后钓不到就喊他。”
不然总不能秋收宴上连一条鱼都吃不到吧!
面对着小姑娘的担心,戴志刚大言不惭,“你们可别小看我,我钓了几十年的鱼了,既然这村子里都是下水捞鱼的,这鱼肯定笨得很,还不是想钓就钓上来了?”
戴志刚这话也没完全说错,他本人很喜欢钓鱼,也颇有经验。对他们这些钓手,听说哪里的鱼好,晚上打个飞的过去夜钓,早上再回来,那都普普通通。
什么几千块的饵料更是不用说,买,都得买!
这回他自忖是最有经验的,便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指挥大家:
“对,坐那儿,看见下面水流流向了吗?这里肯定会有鱼经过……”
“哎,要耐心……”
“你这个饵料不行吧?”
这一声骤然提高,显然是十分惊讶。
阮玲玲、白沐生他们回头一看,那位小哥手里拿着的竟然是蔬果。
哪有有菜来做饵料的?鱼真的会吃吗?
他也不多解释,只是点点头,更不和他们说话。
戴志刚讨了个没趣儿,又不肯服输,干脆把自己的小板凳儿搬到时候身边,嘴里嚷嚷着,“年轻人,你要是玩儿玩儿我就不说啥了,要是认真钓鱼还是换个饵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