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被送来的几个,竹笙已经用每个月三千的工资把人留下来了,他们一个个还挺满意。毕竟在家门口留不下来,那就得出去打工了。

很多人向往出去,但他们是没那个向往的。

牛莉是牛永昌的女儿,之前主要是干蔬菜登记查验这一块儿的活,要是有其他文员需要干的杂务也干。

另外三个是跟着张大年去跑过市场的,虽然竹笙很希望他们能独当一面了……但还是不行,得再带一带。

技术部现在还是个空壳子,一个人都没有。

行政也缺,总不能啥都让牛莉和她来干,忙不过来。

如果不少村民同意,那么重新规划后又还要一堆事儿,得找技术好的来教其他人种地,也得想办法修水利工程了,销售那边的对接也不能停,马上过年估计又能有个销售高峰……

千头万绪,说来说去还是——缺人!

牛莉他们几个把竹笙写的招聘告示多抄写了几份,疑惑地问道,“社长,咱们能招到人吗?”

竹笙看见了,默默地把买打印机等办公用品也加上日程表。要是网购,那还得先让快递驿站进驻竹溪村……

打住打住,先别想那么远!

她瞅了瞅日历,肯定地点点头,“能。明天开始有人来签合同,你就和他们也说一声这个招聘的事儿。”

如今快要过年了,这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去年出去打工的年轻人、中年人都要会来了!

这不都是人吗,至少占了村子的1/3呢。

要是在家门口就能赚钱,何必非要出去打工?

竹溪村合作社的牌子在不知不觉中挂上了这栋房屋。

竹笙特意没有写蔬菜或者是其他种类,她以后反正是都会涵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