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竹笙还是去市场部那边,拿了一份资料给高亚楠。

“你没有出去过,先看看吧,别在外面被人给卖了。”

高亚楠接过资料,烫得几乎拿不住,手上一个哆嗦又把这一沓纸散落在桌子上,用带着些鼻音的声音说道,“社长,我不能拿。”

“拿着。我是说过合作社不能承担这个风险,但是你们想试一试我也不反对,如果能趟出来一条路,能带着愿意承担这个风险的村民一起做就行了。”

高亚楠怀着一种深切的愧疚,收下了,她狠狠地点头,“我会的。”

之后好些日子,高亚楠就出去跑,她硬生生从高平那里要来一笔经费,笨拙地学着资料,出去傻乎乎地尝试,垂头丧气地回来。

一连几天什么成果都没有,高平急坏了,骂了好几次高亚楠。

高亚楠也硬气,她干脆住在外面,只是时不时用她那个又老又破、还是高平不用了给她的手机和高平联系。有之前竹溪村的例子,这片的旅行社对高亚楠态度都好了不少。他们本以为就是一家的,一听才知道不是。刚要翻脸,想起前车之鉴,再看看高亚楠的模样,最后还是没说什么。还有人听完了高亚楠拙劣的话术,给她指了个方法:

“诺,附近就有个学院,你看着也还算年轻,还是多读点书,进去蹭蹭课吧。”

那是高亚楠第一回 知道,原来外面还可以蹭课!

这不啻于给她重新打开了一条路。

她过去了,如饥似渴地学着。在外面呆这么久经费肯定不够,她就学会了自己摆摊卖点东西,刚好还能把销售课上学到的东西活学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