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朝堂之上的汉臣一个个如泥塑木雕,对四爷爱答不理的, 但到了真正图穷匕见的时候, 你觉得他们会选择谁呢?

乌雅氏虽是包衣世家,但也是正经的满人, 和身上流着一半汉人血脉的四爷比起来, 两个皇子只要各方面相差不大,汉臣自然会偏向有汉人血统的四爷。

康熙看不起八爷母卑,所以断了他继承大统的念想, 那汉臣为什么不能偏向四爷呢谁还不能看看血统了更别说德嘉皇贵妃发明创造出那么多利国利民的东西, 认真说起来的话,谁能比四爷更有资格继承这些

弘昭也三岁了,之前出于幼儿难养大的顾虑一直没带着进宫参加宫宴,这次皇太后身有不虞, 康熙便让小皇孙们都进宫来表表孝心, 也算另类意义上的一种冲喜。

崔蘅将弘昭交给了周顺和琉璃, “弘昭交给你们了,后面的事就靠你们二人了。”

康熙和皇子大臣们是一拨, 妃嫔和福晋夫人们是一拨,皇子皇孙和宗室子弟也是一拨,弘昭才三岁,出个什么问题崔蘅哭都来不及,太脆弱了些。

她将四爷送她的金玉令牌让周顺拿着,“谁敢让弘昭离开你身边,你就拿出这个令牌,四爷都震慑不住那些人的话……”

崔蘅冷了脸,“那你就死死护住了弘昭,让琉璃去找我。”

小说里的宴会几乎都是事故高发之地,虽然崔蘅只是一个侧福晋,也没什么仇家,但防人之心不可无。四爷看上去没有威胁,伪装的也可以,但不妨碍一些聪明人看出端倪,宫宴人多嘴杂,出个意外什么的并不稀奇。

八爷子嗣稀薄,但四爷也没好到哪里去,今年又是三年一次的大选,四十五年的那次大选四爷拒绝了,这次要是再拒绝,康熙怕是要不高兴。崔蘅已经有了心里准备,怕是年氏要提前进府了,这是位易孕又能生的,崔蘅做好了和四爷分道扬镳的坏结局,所以她更要护好了弘昭。

她是爱四爷的,但心底的不安全感从未消失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