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页

十六年+番外 顾言、 902 字 5个月前

但傅延还是同意了柳若松的跟随请求。

在那一瞬间,他又想到了那个念头——如果他保护不了柳若松,他大不了可以再重来一次。

当时大敌当前,傅延整个人被扯成了两半,一半装着理智,只能顾忌河对岸的情况;另一半盛着情感,正为了柳若松的痛苦而痛不欲生——于是他没来得及给自己留一点余地,这种反常的念头只在他脑海里一闪而过,就被其他优先级更高的东西压过去了。

所以等到贺枫和贺棠无故消失,傅延第三次出现这个念头时,他才惊觉,这个念头最近出现得太频繁了。

他似乎潜意识里把“下一次”当成了一种预备手段,以至于他的认知里总有退路,好像就算出现什么实在无法挽回的事情,他也还可以通过一种近乎惨烈的方式来挽回和补救。

——这是一种极其危险的想法,傅延清楚地告诉自己。

这种有恃无恐的念头不但会让他变得迟钝、大胆、不那么谨慎,还会像精神鸦片一样,潜移默化地蛊惑他习惯这种处理方法。

他可以无数次重来,无数次试错,无数次积累经验,直到找到最适合,最完美的那条路。

对傅延来说,这其实是最简单,最轻松的一条路。

因为他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也不用承担任何遗憾和情绪,只需要承担混乱的时间,和他必要的死亡。

人对于疼痛的阈值会不断上升,对于死亡的接受度也一样,他只会越“死”越习惯,最后把这种情况当成重启的一种手段——反正只要给他一个痛快,死亡对他来说无非也就是短短几秒钟的事情。

说来好笑,如果没有“重启”这个特殊的前缀,无论是傅延还是其他人,他们都不畏惧生死。在第一条时间线里,傅延就亲手送走了许多战友,其中也包括贺枫和贺棠。当时他只当这是必要牺牲中的一环,自己迟早也要走到这一步上,所以虽然痛心又哀伤,却并没有多少其他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