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蕴娇不记得书中有这号人,说明她在原书中对剧情的走向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不过柳蕴娇的衣食起居都由锦玉伺候了?那原本伺候她的姝莺呢?
思及此处,柳蕴娇问道:“姑母单单就派你来安排我的起居吗?嗯,我是说……我在太子府有个随嫁的丫头,跟着我十几年了,我的生活习惯她都很清楚,姑母何不把她也召进宫来,和你一起伺候?”
如今以她的情况,姑母派个熟悉她日常起居的丫头伺候才对,为何只派锦玉来而不见姝莺呢?
莫非姑母觉得柳蕴娇这次回宫没有带上姝莺,是柳蕴娇在责怪姝莺办事不称她心?那也不对啊,奴才是否能与主子一起进宫,那也是太子殿下说了才算的,她一个不受宠的妃子,左右也不能摇摆太子殿下的命令,姑母问一问太子就什么都清楚了。
或者是出于监视?可是姑母并没有派人监视她的必要。因为这宫里,处处都是眼线。
锦玉一脸淡定,“姝莺姑娘恐怕是进不来这宫里了。皇后娘娘念着主子这些天受了不少罪,把那些吃干饭的丫鬟侍卫都送到偏僻的乡下做活去了,如今太子别苑里换了好一批人呢。不过主子放心,皇后娘娘的派令,都是经太子殿下默许的。”
看来太子妃娘娘还被蒙在鼓里,认不清那个姝莺的真面目呢!想来也是,太子妃从小养尊处优,无忧无虑,哪能探知人心险恶呢!这次要不是有皇后娘娘在,太子妃估计是白挨一次毒了。
受罪归受罪,那也是晏惊寒给她带来的,与伺候她的一干下人有什么关系?主子的锅让奴才来背,倒也符合这等级森严的封建王朝的做法。
“姑母把他们送到哪儿了?”
偏僻的乡下……总让人觉得怪怪的。
锦玉只是摇摇头,“锦玉不知。不过皇后娘娘说了,主子若念在主仆一场,要给哪个奴才带话,就告诉娘娘,娘娘自会差人把话带给那些奴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