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菊花摇了摇头说:“今天你和你哥,先跟你表弟他们把你舅家的粉漏完,他们回家之前,咱们家先不漏粉。”
见刘志双不解,夏菊花只好跟他解释:“不是娘不信你几个表弟,可是他们还小着呢,万一跟别人说漏嘴了,那可要出大事儿了。”
娘两个说着话,满囤他们也吃完饭过来了,见到一地的红薯,有些好奇的问:“大姑,你这又是要帮谁家漏粉,这么老些可不好漏。”
“可不是,我正跟你二哥商量,不行让他二叔他们帮忙吧,咱们家先把你们的粉漏完了。”
满囤的了十分不好意思的挠挠头说:“要不我带着他们几个回去得了,反正我也学得差不多了,等回去带着他们一起漏。”
夏菊花笑了:“你想回家,正好替姑办点儿事。”说完拉着满囤到一边,让他回家去问自己的两个娘家兄弟媳妇,今年都要给谁做新衣裳,都用啥颜色的布,并告诉满囤:“悄悄跟你娘说,你二哥一个朋友有本事,能买来不要布票的布,不过不能太多。”
从到了大姑家,已经觉得自己思想受到冲击的满囤,再次受到了震动,他姑咋啥都会、啥都能买到呢?
十七岁的满囤,已经到了知道轻重的年纪,不会把话问出口,反而没等夏菊花嘱咐,就郑重的说:“大姑你放心,除了我娘我谁也不说。我也会跟我娘说,不能一下子把二哥的朋友吓跑了。”
夏菊花乐的拍了拍满囤的肩膀:“知道就行,快回去吧。”
满囤一走,夏菊花在家里也呆不住,她得去找五爷和陈秋生两个商量一下,红薯应该怎么分配,最先应该从谁家拿粉条,还得跟妇女们打一声招呼,问清楚大家需要布的数量和颜色。
至于质地,除了斜纹布,就是平纹带点花儿,现在哪有什么挑选的余地。
等事情商量得差不多了,平安庄上空就笼罩了一层努力压抑着的兴奋,大人们个个不自觉的嘴角上扬,连带的孩子们犯点儿小错,也不会挨骂。
李长顺来时看到的就是这样的情景,不解的问竟在街上走动的五爷:“你们生产队的人是咋啦,一个个都这么高兴呢?”
五爷从算子里哼了一声:“一群眼皮子浅的东西,听说过小年那天杀猪就都忍不住了,现在就开始想着咋吃杀猪菜呢。”
吃个杀猪菜就能高兴成这样?李长顺并不相信:“咋没见大壮家的?”
“她忙着呢。”五爷面色不变的抬了抬下巴:“你没见我们平安庄现在厨房里的都是男人,那帮妇女们都忙着呢。娘的,这叫啥事儿?”
你要抱怨的话,把嘴角放下是不是可信一点儿?李长顺背起手,一瘸一拐的往场院走。五爷在身后问了一句:“你找大壮家的有事儿呀,要是有事儿我让人叫她一声。再忙,大队长来了还能让大队长亲自去找她?”
李长顺听出五爷对夏菊花好象真的有些不满,调回头来劝他:“我知道你觉得一个妇女当生产队长,心里肯定不得劲。一开始我跟你想的一样。可是这都快三月了,她干的不是挺好的。照这么干下去,来年你们生产队的分红差不了。”
不光来年分红差不了,今年大家都能过个好年。五爷心里想着,脸上的表情还是有些别扭:“过日子还能光指着分红?平安庄这些老爷们儿,脸算是丢尽了,天天进厨房里忙活,算什么老爷们。”
李长顺不得不走回来,小声说:“要我说你们生产队的人就是太实在了,亲戚那么多,谁扛着红薯来了都帮着漏粉,自己生产队的活儿咋办?耽误了生产队的活,是不是得扣工分?一句现成的话说说,不比……”
考虑到自己大队长的身份,下头的话李长顺真不方便说了。就这,也足够让五爷吃惊的:“这不是大壮家的让人给举报怕了,又怕你们大队觉得,我们生产队的人不帮助兄弟生产队嘛。”
李长顺一下子被噎得说不出话来,好一会儿才说:“走,走,上你家我好好跟你说道说道。”
等夏菊花被刘七喜找来的时候,李长顺和五爷两个早已经心平气和的说起各生产队买来的麦麸怎么处理好来了。
夏菊花还有些后怕,想着等李长顺走了,就跟五爷商量一下,得在村口安排两个人,看到不是平安庄的人来了提前告诉自己一声。否则哪儿有那么好的运气,回回李长顺这样的外村人来了,都能碰着五爷。
不过现在她得问:“大队长,是又有什么任务吗?”
五爷已经点着了烟袋锅子,等着听李长顺的来意——刚才他都套半天话了,李长顺愣是一个字都没透露。
李长顺看了五爷一眼,说:“刚才我都跟五爷商量半天了,也没想出啥好法子。那几个生产队我也去过了,都一个样。”
夏菊花听的一头雾水,不解的看着李长顺,等他说的明白点儿。五爷把烟嘴拿下来,问:“敢情你刚才不是跟我扯闲篇,是真想把那些麦麸变成吃的东西?”
“我还有心思跟你扯闲篇?”李长顺皱着眉,看着五爷新铺的炕席,说:“你又不是真走不动,地里的墒情啥样你能看不出来?咱们种了这么些年地,除了四二年大旱那年,哪年冬天这样过?”
“那是你四二年以后没在村里。”五爷继续吧嗒他的烟嘴:“四七年还有一回来着,你没赶上。”
“大队长,我们平安庄不是帮着各生产队漏粉了吗?”夏菊花小心的问出一句,也有替过两天平安庄依然漏粉做铺垫的意思。
五爷瞪了夏菊花一眼,想想她不是那么沉不住气的人,不会因为李长顺几句话就把黑市说出来,才垂下眼皮。
李长顺又叹口气:“你们几个生产队产量都差不多,秋天各家分了多少红薯你心里没数?都漏成粉又能吃几顿。那玩意还不如蒸红薯饱肚子。”
夏菊花无语了。她所以厚着脸皮粘上齐卫东,不就是为了让平安庄的人手里能多点儿红薯吗?这个办法在平安庄可行,那是因为平安庄的人心齐,也在夏菊花这里得到了足够的好处。
别的生产队呢?夏菊花可不敢用自己的安全试别人的人心,所以她只能沉默。
李长顺也知道现在就让夏菊花说出个主意来,是为难她,又叹了一口气:“大壮家的,我知道你们生产队最近都挺忙的。可谁叫你主意多呢。要是有空的话你也想想,那些麦麸还能怎么用。”说完一手支着炕沿,慢慢站了起来。
五爷和夏菊花都跟着站起身来,一起把李长顺送到门口,同时请李长顺小年那天来平安庄吃杀猪菜。李长顺摇头:“现在就是给我龙肉吃,我也咽不下去。”
被他这么一说,刚上工时还满心欢喜的五爷和夏菊花,心里都不好受。五爷让夏菊花忙她自己的去,自己则留在家里想主意。
夏菊花是真忙,就没跟五爷客气,还得劝他老人家别太操心,说不定车到山前有了路,集体明年会早点儿发救济粮呢。
五爷背手回屋,传来一句:“这话你自己都不信吧?”
不信,当然不信,可这不是没办法吗?已经学会解决不了的事儿先放一放的夏菊花,要去做她能马上做好的事儿。
场院里的妇女们见她来了,一个个边编着席边对着她笑。夏菊花知道她们在笑什么,装出没好气的样子说:“都笑啥,常旺家的看看,谁编的席不合格,谁没按着进度把席编出来,该扣工分的扣工分。”
李常旺家的随叫随到:“刚才我都看过了,一个个编的还行。虽然比不上队长你编的,可是供销社肯定挑不出毛病来。”
她一说完,整个场院又传来妇女们欢快的笑声。
怎么能不笑。七斤红薯换一斤粉条的好事儿,她们各家都能摊上,不要布票的布,家家都能买上几尺,以前敢想?好事是谁带来的,人人心里的数。这人就站在大家跟前,还会带更多的好事给大家,更该笑。
夏菊花自己也绷不住了,坐回安宝玲跟前,发现她手里拿着巴掌大的一块纸,还捏了一小截铅笔头,在纸上画着夏菊花看不懂的符号。
“你这记的是啥东西?”
安宝玲抬头看她一眼,理所当然的说:“记谁家要多少布呀。”
牙疼,夏菊花前所未有的牙疼:“这个是谁家的,要几尺?”她随手指了中间的几个鬼画符,问安宝玲。
安宝玲自己端详了半天,不确定的说:“好象是赵华山家,要七尺,能出三尺布票。”
赵华山家的正好坐的不远,听到安宝玲提到自己,怕到时真买错了,忙说:“三壮家的,我不是要七尺,是要九尺。布票倒是能出三尺。”
夏菊花终于知道李长顺和五爷叹气时的感受了:“算了,一会儿还是让秋生来记吧。要不好不容易有这么件好事儿,记差了闹的不高兴,就不好了。”
安宝玲脸腾的一下红了:“嫂子,我……”
“你别往心里去,我就是怕把好事办砸了。”夏菊花连忙拍了拍安宝玲的手:“我还不如你呢,要不我早自己记了。”
被安慰的安宝玲反而更内疚了——嫂子是相信她才让她记着点儿谁家都要什么布,可嫂子刚离开这么一小会儿,她就给记乱了。
“要是我认字就好了。”安宝玲从来没有一次这么恨自己不认字。
在场院里的妇女人,又有谁认得字呢?要知道夏菊花最初教大家编福字席的时候,返工最多的就是编字的地方,最后大家都是靠硬记,才把字编周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