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御门听政

……

自嘉靖以来,大明早朝已然荒废,不过到了崇祯这里,又被捡了起来。

但与后世的影视剧中,皇帝与大臣们齐聚宫殿中议事不同。

除了各重要节气节日,以及登基、册封等大典、大朝会需要在太和殿中召开外。

一般情况下,大明平时的朝会都是直接在午门招开。

午门指的是皇宫正门,在朝会大殿之外,而大明此时的午门,自然就叫太和门了。

每当寅时,大明的文武百官便早早在此聚集,等候皇帝御驾前来此处主持早朝,这便是所谓的御门听政仪式了。

伴随着钟鼓楼传来的钟鼓之声,天未拂晓,晨时已到。

太和门外,群臣们赶紧根据官职列于两侧静立,窸窸窣窣的声音戛然而止。

“陛下,臣有本奏!”

门廊内,朱由检坐身于御驾之上,正想着如何开展这个朝会,便有大臣开口。

他定睛一看,却是内阁首辅杨嗣昌。

杨嗣昌此人,相比崇祯朝的其他首辅,还算有能力,对于平定各地农民起义,也提出了比较好的策略方针。

他的“四正六隅十面网”的张网剿匪计划,在历史上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正以剿为主,以防为辅,而六隅则相反。

所谓四正,指的就是陕西、河南、凤阳、湖广这四处腹地。

通过对农民军的活跃习惯,在这四地张网,于夏秋防御,冬春集结大军进行围剿。

在历史上,张献忠因此被逼得招安,而李自成也被剿得只剩下最后十八骑。

其代价,是所谓的“攘外必先安内”,不断对建奴进行妥协。

现在是崇祯十年十月,正好到了杨嗣昌张网剿匪计划的关键时刻,所以对于满清的此次入塞,他力主议和。

在他看来,建奴入关,顶多是劫掠一番就走。

而农民起义,才是动摇国家根本所在。

但杨嗣昌忘了一个问题,以大明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民军是根本剿不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