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中各卫的官阶基本相同,然而因为人数上有差别,某些官职的数量会不同,同时人比较多的部门,竞争也就更大一些。
如今金吾卫的人数在京城各卫军之中排在前列,而且裴君奏折写得合情合理,奏折送上去三日,明帝便批准了此事。
孙长史升职,越发用心地做事,不用裴君过问,也会主动督促,日日禀报籍册整理的进度。
这半年来孙长史已经向裴君证明了他的能力和态度,裴君对他很是认可,也十分放心,便专心与监门卫大将军谈日后的配合。
都城四方共十一座城门可出入,每座城门有一个城门郞主管,每日进出人数众多,登记十分繁琐,可为了京城的安全,此事极有必要。
这半年金吾卫和京兆府衙审查京城所有人员,犯罪之事较之从前,已经有所减少,显然想要犯罪的人还是有忌讳的。
此时便要说到建档的第三步,裴君上书,建议为所有京城籍百姓以及长住京城的人发一个木制身份牌,上面标明住处以及相貌特征等。
木牌一直在制作中,已经陆陆续续发放到各坊坊正,有任何问题随时可以反馈给各坊坊正,坊正会再反馈给京兆府衙。
这种身份牌肯定会有弊端,丢失、损毁或者被人仿制等皆有可能,但这是目前裴君能够想到的最好的办法。
而京城本地百姓持身份牌出入,城门守卫审查他们的身份时,登记起来也会轻松一些,主要针对外来人员严格便可。
可能仍然免不了假冒身份,但出入皆有记录,两厢一对比,总能在需要的时候提供线索。
具体的细节,裴君还在和监门卫商讨中,正式敲定落实下去,可能要些许时日。
然而想要犯罪的人不会等他们准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