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因为幕后主使身份与社会地位的不同,军阀操作的这一波“传销”,本身的手法更加粗糙也更加强硬,不过精髓却绝对领会到了。
所以殷怜哪怕不了解情况,但是给出的建议都给到了关键点上,倒是让参谋们暗中都把她当做了人物。
南宜省甚至临近几个省市的事态就在殷怜相对照本宣科,而太子与其幕僚反复琢磨和精心修改后作出的策略下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出现了让人意想不到的变化。
这一天,玉哥儿的二叔翻来覆去思考之后,打算放弃去掘金的念头,却被自觉受到了戏耍,不甘心这几日功夫都白费的锦衣男人带人给袭击了。却不料有乔装打扮的记者正因为诚子嫂的事情暗中埋伏在附近,察觉端倪之后刻意闹大,主动获取到了一条比预期还要大的新闻。
这件事顿时闹大了,记者在有心人的主使下,却没有立刻把矛头指向许多人都心知肚明的中州军阀,而是仿佛毫不知情地将这件事报导了出来,然后以耸人听闻的标题作出一个普通人比较容易猜测但本身比军阀主使更会引起众人恐惧的方向。
【金矿亦是新人口拐卖手法?四十二岁成年男子竟然因拒绝前往掘金而差点被袭击掳掠?】
这过长的标题是根据殷怜先前的举例化用而来,语气之中的狗血味多半会让许多华夏人有种诡异的亲切感,不过这个时代的媒体工作者基本上都拥有比较淳朴的工作道德,所以标题多半还是比较写实,并没有挂羊头卖狗肉的做法。
但即便如此,这件事本身也就已经够耸人听闻了。
当然,比起被军队强征,人口拐卖反而更容易引起百姓的恐惧和警惕。这种警惕是紧贴生活的,比相距个把省的军阀更有紧迫感和危机感。
这样的新闻上了报纸之后,却并不只作为报纸新闻存在,报纸只是一个最为初始的传播源,但是主要且更为高效的传播方式却是通过一些底层民众听说之后的口口相传来进行。对抗本身就是通过流言传播的传销,通过流言来传播对于这类事件的恐惧反而出乎预料地有效。
而且这个时代的底层民众,对于报纸等新兴媒体也有一种对于未知文化的独有崇敬和迷信,所以这个新闻流传出来没多久,南宜省就有好几个村镇跟声称在中州挖掘金矿发财的宣传者发生了冲突。
太子手下的报纸即时跟进,连续发表了几篇文章,篇篇递进——“省内多地出现中州掘金‘致富’者,中州到底发现了几座‘金矿’?”,“外省亦有金矿流言,掘金热潮背后主使者势力惊人!?”“苏路府17个村,一共53个掘金人失联,生死未知,记者正在跟踪报道中!”
这样层层递进的消息,渐渐不仅仅只在百姓中引起惊恐,也受到了知识分子们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