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 611 章 611X

先不说奶娘到底有多瞎才能混淆两种天差地别的“动作戏”,这些描述里面多半是蕴含了大量作者的主观愿望的。殷怜琢磨着,如果这件事真的发生过,那么两人多半还是在正经读书和讨论观点,便那样设计了……果然郭嬷嬷对着幻象说了一句:“八少爷你怎么又跟殿下争论起来了?这么深的夜,小心惊扰了府里的其他人,到时候又挨淘气……”

结果睁眼一看,廊上一片静谧,什么人也没,她仿佛还在做梦。

且不论嬷嬷的惆怅,殷怜却已经确认了自己想要确认的事情。

当然,也可以进行进一步的证实,比如说交给李丽辞一封信,然后使用精神力进行追踪,看看它到底会通过什么途径去到太子手里。但这么做费时费力不说,就算确定了意义也不是很大。

殷怜决定还是留待日后再进行观察。

她们在京里停留了大约半个月时间,然后听到消息,说锦州侯目前已经退军。经过多方角力之后,朝廷罢免了原来的知州,任命了更为亲近锦州侯的一位官员为新任知州。

这个处理方式在殷怜看来其实是很荒唐的。

因为地方不经中央允许直接攻击了另一个州,按照一般常理来说,中央肯定会因此予以谴责与惩处,脑子正常的都不可能直接放任,甚至默认其结果的合理性——除非中央已经完全控制不住地方了。

由此可见,此时的夏国确实完全是一副乱世景象。

但是无论如何,就算派遣的是与锦州侯关系亲密的官员,也比由锦州军直接看管来得好。这时候殷怜在京城的素材也搜集得差不多了,而岳珂也确实担心自己家人的情况,两人就决定回去鹿城。

京城回鹿城就方便了,直接乘火车就行了。当然,为了安全起见,两人并没有直接前往鹿城,而是选择距离鹿城几站的地方就下了车。

鹿城附近不到五十里,就是李芳鸣居住过的“柳城”,也是书中所出现的几个城市里面,岳珂唯一一个在下笔之前真正去过的城市。

这对于一个常年宅在家里,对于一座城市的认知是读过游记就当去过的宅女来说,甚至可以说是非常难得的。

这一次去了京城让岳珂涨了不少见识,她自信下次写起相关背景见闻的书一定可以写得更好,更贴近风土人情。不过要问她下次还想要不要一路跋涉,再经历一番类似的惊险刺激,她多半还是会回答不了不了。

她们到了柳城之后,殷怜竟然说要在本地买一套房子,建设和装修成摄影棚的样子,再购买或者租用一套合适的民居,作为李芳鸣居住在柳城时的“住所”。

岳珂听得目瞪口呆,一开始还想要阻止,结果反而被殷怜三下两下用事实给说服了——事实上,这点钱对于殷怜来说真的不算什么,而且在这样一个电影产业完全还没有成规模,也不存在专业摄影棚的地方,建设一个专业的摄影棚其实是既有必要也有发展前途的事情。

唯一比较不合情理的地方,或许是殷怜把这个摄影棚的建造地点设在了柳城。

但事实上殷怜是有自己的考量的——因为岳珂写作时特别偏爱柳城,可能是因为柳城本身是距离鹿城比较近的大城,加上本身地理环境奇特,历史也比较有故事,听上去就很适合侦探小说发展,所以才很得岳珂的青睐。

别说鸣芳洗冤录了,要知道,另一个时空的岳珂,可还有一整套的《陆归和探案录》可以拍摄,其中大约百分之三十的剧情都发生在柳城。

其它各种以柳城作为布景的故事也不少。

两人在柳城找了家客栈住下。柳城距离鹿城其实已经算是很近了,在这里多多少少能够了解到一些鹿城的近况。而且岳珂在柳城其实也有一些认识的人,因此在打听房源信息的同时,也顺便打听到了岳家人的近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