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影片还未开拍,但是布景一般可以提前进入筹备制作。殷怜资金左手转右手,也不在乎还没批下来,直接就先垫上,自己开工了。
当然另一头,预算计划还是要交上去的。
黑怀朱倒是想给她批,可是拍卖所派过来的监制不同意,理由也很简单——目前的拍摄班底还没完全定下来,甚至连剧本都还没定案,现在制作的布景未必管用。
虽然殷怜对这个判断不以为然,但也能体谅对方在各自立场上的不同想法,所以她额外费了一番功夫,拿着手头上的素材前去与对方沟通了两天时间——她很有自信,自己目前手里接近外挂的素材量会让对方眼热,事实也确实如此。
监制是带着任务来的,他跟纯粹只想要锻炼自己的殷怜可不一样。拍卖行当面是把这个项目当做与合资方的一场竞争来做的,所以他们要争夺的不只是投资比例,还有在整个拍摄过程中的话语权。殷怜已经指定了导演的身份,自己也担任了美术导演,所以拍卖行方面肯定要抓住其他的重要职务。
但是只有职务还不行,因为实际在拍摄过程中的影响力,要远远比单纯明面上的职务更加重要。所以拍摄过程中,他们不但会争取对片子的掌控力,还会在舆论上为自家的导演和演员造势。
偏偏殷怜只想锻炼和表现自己,大有一种各凭本事的架势。这对于合资方就很不友好了,因为开挂的人显得特别不可战胜。而且这个时代由于ai化得过于严重,所以相对来说,在各个行业弄虚作假就很不容易。
某种意义上来说,科技发展可以说是腐朽社会制度的克星。
所以拍卖行方面如果想要表现出众就要真正掌握话语权并且做出成绩。而监制一看殷怜的准备工作,就有点说不出话来的意思——虽然因为是殷怜的版权,所以她可能很早就对小说有很深的了解并有了许多想法和准备,但是对于他想要安插的导演来说,这种情况却可以说是很不利了。
但是殷怜确实有底蕴。她拿出来的很多资源,如果只靠剧组自己收集,恐怕还不一定能收集得到。
因为有了这方面的考量,他也没有完全拒绝殷怜的要求。在仔细检阅了殷怜所提交的方案之后,他思考再三还是没有驳回殷怜所提供的布景方案,只是对于相关的布景剧本也就是支线剧情表示了疑虑,认为在正式剧本完成之前还是不宜进行太过详细的支线设定。
殷怜对此不置可否。
但是在她看来,这部片是有明确的原著存在的。而且作为第一次影视改编,又是还没有经过广泛传播的原著,第一次拍摄完全可以选择比较贴近原著的拍摄方案。而在这个基础上,殷怜所提供的支线剧情都是符合原著的延伸剧情——这是经过原作者所认可的。她认为没有在这件事上进行大幅删改。
但也不必在此跟对方进行争论,毕竟相对于布景来说,这些剧本台词的输入要省力许多,甚至很多时候不需要聘请专门的演员进行演出,她自己可以私下先做出来,到时候再决定哪些能用哪些不能用就行。
毕竟就算正式拍摄的时候,其实废弃的镜头也会有很多,真正能被用到的只是一小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