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 681 章 681

殷怜对于故事里这位黑客的身份缺乏必要的经历和感悟,甚至找不出双方能够产生共鸣的部分。当然,她可以完全根据一名观众对于此类形象的想象和偏好,把他描写得有亮点,讨人喜欢。

但是这样的角色是无法真正铭刻进观众的心里的。

殷怜有把握能让原作的每一个主要角色都在观众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对于自己编撰一个角色却并没有信心。

她甚至怀疑,直接把本子和笔递给季湘君或者殷长宁,他们写出来的东西说不定都会比自己精心编撰的更动人。

不过话虽这么说,殷怜并没有真的要放弃的意思。她一向不是畏难的人,不如说如果完全没有难度的事情,她反而没什么兴趣。一定的挑战性对她来说是一种激励,因为这种情况下她才更能有所收获。

何况缺乏灵感和阅历对殷怜来说也不是完全无法克服的问题。

没有灵感,她就去收集。没有阅历,她就去找人咨询。

时间上有点紧迫,所以殷怜给自己临时安排了计划表,并打算利用起可以利用的人力和关系,再把实际的创作工作在其他世界完成,差不多就可以缩短很多流程了。

这个情况下,她把《月亮的孩子》一部分的筹备工作拜托给了季湘君。一来,季湘君一直在做相关的慈善工作,对于布景设计和外景安排应当都很有想法。二来,这部片本质上是一个属于季湘君本人非常了解的领域内的题材,又比季湘君平日所做的慈善活动要来得有趣。

不能说更有意义,因为影视文化的意义和基层慈善工作的意义是不同的,一个是精神层次的意义,一个是生命层次的意义,并不适合进行比较。

但殷怜觉得妈妈应该会喜欢。

真正的慈善工作其实是很累的,尤其是要做好的话,很多时候劳心劳力,却有可能完全不讨好。相比之下,殷怜这边其实大部分事情都安排好了,一些麻烦的数据和财务管理工作,都有死板的ai进行管理和处置,完全不用担心有人从中动手脚,季湘君需要负责的也就是其中那些比较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部分。

这部分工作其实也不轻松,但殷怜认为是比较有趣和有成就感的。

随后殷怜一边改剧本,一边关注季湘君的工作状态,交流几次之后发现季湘君都没有问题,就开始专心投入到修改剧本里面去了。

殷怜确立人设的时候并没有花费太多时间。虽然这个人设就各种意义上来说都不是那么容易确定的——首先,这部作品虽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儿童剧,但是在某些方面,又是带着孩子气的不真实性的。

现实中小孩子遭遇剧里的打击,恐怕一定会留下心理创伤。但是原作却把孩子们设定成了一群“不平凡”的小孩,依靠他们天性里的韧性和超乎常人的智商,令其最终冲破了一切桎梏,并压住了剧情本身的悲情氛围。

所以设定上,为了这部剧风格的统一,这位黑客最好也和跟孩子们维持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