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关心真相,也不会说实话,只说对于自己有利的话。
殷怜的直播之中就请了这部剧的编剧,虽然参赛者演出的是他参与编剧的另一部电视剧,但是不妨碍水军借机高潮,在弹幕上刷他堕落了,一部剧编导得比一部剧烂之类的。
结果编剧却公然在直播之中表示,如今网络上到处传播,被人批判的情节内容,正是他在创作过程之中的得意片段。
弹幕当时一阵哗然,水军跳得极其疯狂。
主持人顺势询问他对于这段情节的创作意图和思路,结果编剧说道:“我是这样想的,越王当时年纪其实并不大,他不是一开始就老成世故的。正好相反,一个从少年就会趋利避害,追求权势,失去了人性的君主是不会让臣下追随的。所以一个有血有肉,会冲动会挣扎,但也最终会为了大义放弃小爱——我们不从义理角度讨论这种放弃是不是正确,但这确实是我在作为真实的人和简化的历史之间,所提取出来的,一位最终可能获得胜利的越王的性格。”
不管那些一直给这部剧泼脏水的水军怎么看,一般的网络媒体可是太喜欢这场直播评选了,每天都有无数的稿子可以写,今天写“卫灵旋赛场遭选手无视,直承演技不足”,明天写“《越王》编剧怒怼观众,自称网上批评正是得意之作”,甚至都不必标题党,绝对符合事实内容。
除此之外节目里还有各种各样的爆点,比如换脸技术本身,选手本身的演技,这甚至都是最基础的东西了。除此之外,殷怜对海选并没有特意剪接,也没有给出台本,演员敢怼敢说,编剧敢讲敢回,更是让很多观众看得大呼过瘾。
这场预热性质的直播,热度竟然到了整个业界都几乎不敢相信的地步。
但是殷怜却早有预料。这个热度,初始肯定是因为技术革新而聚集来的,但是剩下来的观众喜爱则来自于整个群体对于“真实”的渴求。
他们太想要看一些真实的,有新鲜感的综艺节目了。
现在电视上的很多综艺,跟风,套路化和刻意导演的成分太过浓重。观众不是看不了精心制作的节目,而是厌倦了制作不精心,流程不公开不公正,同时内容同质化严重的节目。殷怜在节目流程设计上很重视观众的感受,但同时又放弃了剪接,让选手和评委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观众自然会有一种不同寻常的新鲜感。
当然,介于这种形式的不可控性,殷怜对此也有硬性规定,就是谈话不能涉及私生活,人身攻击,只能聚集在职业能力和作品上。
至于其它不违反规则的矛盾冲突,反正直播流程够长,要尬就让他们尬,要冷场就让他们冷场,甚至要争吵就让他们争吵——不是说真理越辩越明吗?
当然,最后的剪辑版本还是要注意其娱乐性的,把一整天的录制内容剪辑到一个小时左右的视频里,这剪辑也很讲究。ai根据殷怜的要求,甚至把很多吵架的镜头都进行了蒙太奇式演绎,但也保留了直播之中的各种槽点,比如说有次选手和嘉宾争吵到一半,工作人员和主持人各自都给双方递了水,真正演绎了什么叫做看热闹不嫌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