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 737 章 737

说不对则是因为,殷怜这一波推出的“演员”,很多确实有能力有演技,但其中很大一部分算是没资质的。这里的资质直白一点其实就是长相。不是没有现成的有资质有能力但不红的演员,但是殷怜这个节目未必能拉拢到这么多这个层次的参赛者,而且现在有这个条件而且还留在圈子里的,就算不红,也会受到圈子里的各种既有规则和关系牵制,不稳定因素太多,殷怜懒得费这个劲儿。

但观众不会也不需要想得这么深。在使用换脸技术之后,他们只要意识到同等条件下,好演技的演员远比面瘫脸的流量更令人赏心悦目,也能让故事更引人入胜,就会觉得原来的想法受到了支持。而在节目进行的途中,他们会持续不断地追捧这些参赛选手,并不是因为这些参赛选手真的就那么厉害,那么不可取代,而是他们的存在让许多人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与此同时,他们也会不停地攻击,反对那些让他们觉得败坏了风气的流量,并不是因为双方有什么仇怨,纯粹只是因为不满于正常的影视娱乐领域被这些人侵占。

没有殷怜,这种情况也同样会发生,但是殷怜的作为让整个过程被大大提前了。

而令人吃惊的是,这些年以来,反流量群体第一次在话语权的争夺上完全压到了粉丝团体,一些流量粉几乎只要一冒头,就直接会被嘲讽到原地失声,甚至被几十条留言追着科普,从粉圈恶行科普到原主黑历史,即使举报也没有用,因为一条被举报成功,就会有几十条的留言甚至视频冒出来。

殷怜根据数据分析,可能是因为水军被打压得太厉害导致的连锁反应。

流量工作室向来是很擅长利用一成粉丝和九成水军来制造一种法不责众的声势的,所以此时反过来,当他们真正被群众的愤怒淹没时,而水军又被集体扒了皮无处可藏时,竟然变得无计可施起来。

就连一些平台都警醒了许多,在形成了声势的观众群面前认了怂,也不再频繁删除用户的发言和视频,至于私底下是不是有限流,在数量惊人的相关讨论之中影响不大,而且也难以求证。

殷怜没有去理会和针对那些跳得过分的流量粉。

这其实都是对于节目本身的变相广告。水军公司被查处,爆出巨额盗用身份证获取的利润是一项,而流量粉丝四处跳脚,和节目观众掐得天昏地暗,不肯承认自家偶像的演技还不如参赛的无名演员又是一项。

中间还有一个小插曲,就是因为这方面的争执,有很多up主就选取了比赛之中的一些视频作品,和流量明星演出过的部分情景相近的影视剧片段进行对比展示,结果放出来不久,就被粉丝疯狂投诉,甚至还收到了明星工作室的律师函警告,名义上是责备他们未经授权使用影视片段,侵犯了版权。

结果在大量类似的视频作品被投诉下架之后,也不知道是谁怒极之后想出来的损招,直接把视频重新处理了一下再次上传。上传的画面之中,节目组那半边的视频作品片段保持原样,而流量的影视片段那半边则全部用屏蔽标示的图片以及一些说明代替——说明包含片段在几几年几月几日因为受到某些人投诉而屏蔽,对应某些视频网某部剧的几分几秒到几分几秒,是否vip等等,甚至还会嘲讽性地给原作品加了一些评价,一开始只是比较辛辣的评价和苛刻的评分。

等到矛盾进一步激化的时候,一些up主干了更损的事情,就是选了一些烂得很知名,但是版权方或者已经换人,或者本身并不在乎被人嘲讽的电视剧片段,把它们挑选一定情景分了级,然后用这些烂片片段代替屏蔽提示的图片和演技的评判等级,表示“对比片段等级大致与当前画面相当”。

这种演示手法其实并不能展示对比影视剧的演员演技到底有多烂,但是却十足具有宣传和嘲讽效果。

这种做法短时间内确实避过了各种版权坑,而且这群人明显有高人在,彼此之间还会传播发布视频的技巧,比如说强调不要对影片发表明显有侮辱性的评价,可以隐晦嘲讽,但一定要便于多角度解释,不能给人抓住话柄。

事实证明,这个时代大众的文化水平确实提升了,有一群本身了解网络舆论控制手段的专业人士在,反对派通过巧妙地利用各种交流技巧,既能把流量粉怼得说不出话来,又能巧妙地把一些流量圈的黑历史科普出去。

这以前都是流量工作室玩烂了的技巧,如今的反对派其实有点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意思。

粉丝如果辩解说自己偶像的演技没有视频演示用的片段那么烂,就会被一些人借演示视频主角的粉丝名义,把他们辩解的话改一改然后原封不动地扔回给他们,又或者表示有图有真相,让粉丝自己照样做对比视频证明偶像演得不烂啊——这个过程之中还真有傻白甜的姑娘按照格式进行了对比,但别说路人觉得他们傻,就连流量工作室都认为她们是猪队友。

所以说骗小孩子是有报应的。

水军工作室被抓的事情闹得很是不小,受害者也不止是节目组,还包括了许多其他平台的官方和用户。很多官方都对这件事采取了公关措施,有游戏回收了相应账号的虚拟道具并进行重新抽奖的,有一些知名实业公司针对水军团伙发表谴责的,也有人主动向公安提供信息报案索赔的……反正热闹得很。

节目组在这个过程之中稍微推波助澜了一下。他们提供了水军的情报和地址,又通过协助警方获取到了水军公司里大量盗取来的身份信息,并以“专业的角度”建议警方与一些大型社交网站进行沟通与合作,还是“公开状态”的沟通合作,就是一边联合社交网站对于相应身份信息注册的账号所发布的内容和所获取的利益进行排查和追索,一边接受公众方提供的信息,其中包括普通人提供的自己的身份证或手机号分明没有注册过某个平台却被提示已经被使用这样的申诉。

这其中不乏原因特殊或者浑水摸鱼的,但是大部分的申诉都给网警部门带来了很多有用的情报,加上几大社交平台受限于形式不得不做出的配合,很快就拔出萝卜带出泥地揪出了数量惊人的违规账号。

其中国内最大的八家平台,包括一家电商平台,四家自媒体社交平台,两家电子通讯平台,加上一家国内最大的网络游戏平台,一共揪出使用盗用身份信息注册的账号接近三十亿个……相当于国内总人口的1.5倍。

目前来说,涉案的身份证明大约三十多万张,其中有大量重复注册的,当然不是每张证件都注册了一万多个账号,因为其中包括了大量间接注册的信息,有些平台的注册信息里使用了大量虚假身份信息,然后再使用盗用的信息注册一些手机号码,将这些手机号码用来注册账号,或者配合虚假身份信息进行使用。

当然也有一些身份信息是本人还在使用,结果账号却出现在了水军手里的。十一日查处的时候,网上虽然还没信息外泄,殷怜却已经知道了——八个大型平台都被爆出有贩售用户信息和有主但长期闲置的私人账号的问题。

这件事其实之前就爆出来过,但是每次都被公关压下去了。这次被网警部门抓到了实证,估计所有牵涉的平台都要脱一层皮下来。平台方现在还在推卸责任,有自承管理不严,推锅员工的,有死活不承认,坚持是用户之中本身就有很多买卖账号行为的。

殷怜知道这两种说法都是真的,但绝不是这些账号转手的主要途径。她先前就收集到过很多这方面的证据,甚至一开始都不是ai自己收集到的,而是有关心相关信息的网民长期观察和收集一些网络账号信息和状态,指控平台的作为,被ai从搜集到的信息之中筛选出来的。

其实用户们搜集的信息已经很完整和有力了,就是不够全面。他们发现这些账号其实是有一定偶尔性的,比如说正好是某位过世名人的粉丝,又或者巧合关注过对方弃号之前的发言和文章……ai则正可以补全这方面的不足,只要在搜集信息的过程之中顺便整理出那一部分具有关注度和账号价值但本身数据变化不自然不符合正常规律的账号就可以了。

而且ai的逻辑是很完善的,不会像一般刚接触这类情报的人,会对数据进行片面的解读。ai进行数据分析的时候,是会把各种数据情报互相联系和横向对比的,所以有些活跃度不高,但本身社会活动频繁的人的账号,也会被排除在这种不正常账号以外,最后得出的名单精确性是相当高的。

但是殷怜并没有直接把这些情报给公安,相反她让ai冒充了普通网民,把相关账号反馈回给了那些一直关注相关问题的人。

她喜欢任何自由的,没有受过金钱收买而凭自己的意志关注这个社会的方方面面,并且具有基础的善恶观的互联网意识。最普通的意识,正是最伟大的意识。说到底是他们一直在关注相关问题,在勤勤恳恳地收集这方面的情报,殷怜不过是依托了ai的先进和便利,所以她不想抢这些人的功劳。

她反而想要鼓励这些人,让他们的正义得到实践。这些正义也许不能给他们什么实质上的好处,却能让他们的意志更加坚定,对于未来的期待更加明确。

之后ai引导这些人和公安进行对接,把收集到的数据和截图交给了警方,警方一边对信息进行查证,这些问题也一边开始流向高层,虽然目前向外公布的内容不多,可是关注网络安全这一块儿的很多高层和专家团队其实都已经知道了这方面的信息。

有些人是原本对这类事情就有多了解,但是无从下手的,有些是经过这些事情才突然确认一些平台真的敢这样越权的,但无论如何,这些问题的爆出引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次调查,平台方面在众目睽睽之下,即使想要亡羊补牢也越来越困难。

这事儿一时半会儿还得不出结果,但是一些所有牵涉进去的网络平台一时之间却都是焦头烂额,不但网上的管理越发收紧,对水军也不再像先前那么纵容,面对一些竞争对手一时之间也变得无力再耍阴招。

这里的对手当然也包括殷怜的网站。

这个网站设施功能非常齐全,而且是多平台通用。目前虽然内容还不多,但光是殷怜的过往作品和这一次的活动内容就已经吸引了数目惊人的用户。其实殷怜也可以买一些片库,但她本身并不想把网站做成视频网,所以并没有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