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 749 章 749

与其如此,还不如把这个网站建好之后交付给国家,自己就把握一个盈利成分不大的网络窗口就行,没有大利益,手下人员也不至于心思浮动。

殷怜只要能够使用相关技术就行了,她的目标既然是星辰大海,那么对一些小利就必须能放就放,否则在这上面耗费的精力太多,她还哪有时间去探索星辰大海。国内网站对她来说,作为可使用平台的意义要大于赚钱的产业,既然这样,就把权限交付到该拥有它的人身上,也算是对国家做贡献了。

估计梁部长也没想到殷怜动作这么快,前脚商定了项目后脚就上线了平台。他一开始还以为误会了,殷怜上线的可能自己早先准备好的项目,后来仔细研究了一下平台上的各种信息,确认这个平台虽然和计划书上还有很大的差距,但确实很多细节设置都是向着这个方向发展的,这才开始有了紧迫感。

他这段时间约谈了不少自己看重的属下,为的就是殷怜要求的那个负责人。说实话,如果是殷淮负责这个项目,可能他早就能选定符合要求的人了,但因为负责人是殷怜,她不论身份还是体制内的名望都差太多了,所以梁部长的约谈不是非常顺利。

很多人都认为这件事不靠谱,而只有几位可能出于人情或者谨慎,表示希望能先了解一下内容,梁部长也知道,先不说他们能了解多少,殷怜的要求对于即将合作的负责人来说有有利的地方,但是也有不利的地方。如果平台真的能经营起来,那这位置肯定是个热饽饽,但问题是目前这个平台还只是个构想,如果对殷怜的能力和人品都没有了解和信心,那么很难会有前途远大的杰出青年人愿意放弃目前的工作,把希望寄托在一纸设想上。

但梁部长还是做出了努力的。那些没有马上回绝,表示希望了解一下项目再考虑的人,梁部长都特意详细给他们说明了一下项目情况,也跟他们介绍了目前的进展和殷怜背后的技术水平。

其实,纯粹只从技术能力和影响力上看,平台目前的进展已经足够有说服力了。但是对于被拉拢的年轻官员来说,真正的问题其实在于投入。殷怜主动提出的结算制度,某种意义上确实是一种保证,降低了政府所承担的风险,促成了这次合作的达成,但是另一方面来说,政府没有预先的巨大投入,就相当于整个项目缺乏保证,对于这些人精来说,这其中的风险漏洞太大了。

当然,他们也不会觉得梁部长在坑他们,毕竟都是部门精英,心里都是有自己受看重的自觉的,所以最重的判断都是这个项目确实有一定前景,但是最终能有什么成果,还是比较不确定的,有一点赌的性质。

在谈话之后,最先做出反应的还是荆则明,算是梁部长最看好的一位属下。他表示希望能够直接与殷怜方面沟通一下,了解其具体的实力和之后的计划。荆则明今年三十五岁,名校传媒学博士,曾多次留学海外学习,但按照部门内部的评价,思维极度右翼,是那种主张国家积极干涉舆论,甚至认为舆论若不能由政府进行控制和扶正,就容易被机会主义者利用,导致民众利益受损的主张者。

先不说他的主张正确不正确,不过因为如今网上公知,水军,还有商业性造谣群魔乱舞的状态,荆则明在部里的日子确实是越来越好过。他也确实在一些工作里屡屡建功。

但是梁部长其实也不确定他是不是合适这份工作,因为就核心主张来说,他和殷怜别说一致,那是完全相反。

殷怜主张给民众一个真实的信息渠道和发言渠道,而荆则明的主张却是控制言论,尤其是那些只会给社会带来负面效应的信息,只让民众知道他们需要知道的,而不是会引发他们过激反应的信息。

但事实的见面效果比预想之中来得好,反正荆则明再回来的时候,就表示愿意接受这个调职,至于主张不同的问题……按照荆则明的说法,是可以求同存异,徐徐图之的。

他同僚瞬间都惊了。要知道,荆则明是一个相当固执,对于自己的理念相当执着且不易被说服的人。对于做他们这些工作的人来说,妥协基本上已经是家常便饭,而荆则明因为本身能力出众,性格又强硬,加上过去的工作经历之中他每次都能在其他人的争执之中证明其工作成果的有效性,所以这位大佬比起妥协,显然更擅长让他人妥协。

其实这个结果看上去诡异,其实结果却很顺理成章。荆则明平日强硬,是在目前政府客观的技术水平前提下。但是他去了解情况的时候,参观了殷长生工作室的技术水平,见识到了远比目前市场上还要先进的平台管理程序。荆则明确实有用心了解了这些程序的功能,而且意识到不管是自己的主张还是殷怜的主张,如果能有这样的技术支援都更容易达成。

而且双方在一番交谈之后,也认可彼此的想法是可以互补的,只是各自对于目前背景和优先级的认定不同,或者确切地说,双方对于目前普通公众本身对于社会信息的处理能力看法不同,殷怜认为公众不是傻子,只要给他们足够的信息,他们是能够对于很多事情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而荆则明认为很多民众的受教育水平有效,见识水平也有限,导致他们对很多事情的认知具有极大的局限性,哪怕获取了大量信息,也不能能做出正确的——哪怕是至少对于自己和周边人群有利的处理。

但这不是什么大问题,殷怜认为这一点完全可以在网站建立的过程之中进行验证,也大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对于网民进行分类处理,毕竟一刀切在什么地方都是不可取的。荆则明虽然认为有些事情很难真的做到只针对当事人,毕竟舆论和思想都是具有传播性和扩散性的。

但是有一天上面双方倒是达成了共识,那就是舆论控制终究只是一个过渡手段,只有人类观念的成长才是社会真正的进步。而对于网民来说,虚假的信息无法让他们学会辨别真相,毕竟正常来说不可能从假的论据里得出正确的结论,只有正确的论据通过正确的过程得出的正确答案,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