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查平台,确实查出了很多黑料,但也有更多没有查出来的,殷怜就让ai在背后进行指点,殷长生也在百忙之中插了一脚,帮忙官方编写了一个有针对性的智能分析软件,因为量体定做,又撇除了夏国默认智能程序里一些根本不符合时代的理论,比如说殷怜现在正通过星脑在建立的社会伦理系统,拟人化智能ai必然会有的情绪系统之类的,又压缩了一些夏国同类系统会有的大量高级功能,剩下的核心功能倒是正好可以通过目前最新配置的超算服务器组进行运作。
不过按照殷长生的说法,目前的配置还是有点捉襟见肘,如果有机会最好还是升级下硬件。
但不管怎么样,目前的程序对于官方来说已然算是超级有用了。殷长生凭借官方的权力拿到了几个大平台使用的系统主程序,然后根据主程序设计专门针对这一批系统的数据搜索归纳软件,并且在经过数天的运行和纠错之后,快速获取到了大量有用的情报,比如说,对于同类信息发布账号使用ip和机器码的整理和归纳。
光是输入限制条件,就可以列举出所有符合水军特征的对象,然后对于ip进行排查,也可以统合联动账号的情报,计算其真正的影响力。除此之外,虽然平台竭力清楚了不少私下动作的数据和迹象,但是殷长生做制作的软件却可以根据其他相关软件的监控数据,和官方系统本身的数据残余,抓出了大量平台方修改数据的证据。
但这都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警方通过分析账号数据,找到了大量由水军控制或者遭遇过买卖的用户账号,再一批一批与之进行联系,确认了其中很大一部分的账号都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非法使用,而了解到内情的用户也非常生气,大部分都想要对这件事进行追究。
这件事被某些按奈不住的受害者直接曝光到了网上,讲述了自己被平台“官方”盗号的过程以及自己的愤怒,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与担忧。按照受害者的说法,她是自主在平台注册了账号的,但是后来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登录使用,再试图登录的时候,就登不上去了,她尝试了自己的常用密码,发现都没有用,又试图进行了寻回,结果发现号码对不上。
但当事人因为注册的时间偏早,无法确定自己注册时是不是使用的是更换前的手机号码,所以在数次寻回失败之后,就放弃了继续寻回。后来她倒是搜索过自己的昵称,也没搜索到自己,只搜到了跟自己完全没关系同名id,便以为自己因为长久不登录,已经被销号了。
但事实上,却有不同昵称的账号仍旧还使用着她的身份信息,甚至主页也残余着一部分她当年沉迷网络时留下的痕迹,作为一个真实账号的证据,可使用账号的,早就不是本人了。
这其实也是变相在糊弄政府规定的实名制制度。
但这妹子的账号看上去还是比较像盗号的,真正坐实平台违法行为的是另一部分根本没有登录记录,却有各种留言点赞关注数据的账号。
这样的账号陈总他们家统计出来大概有十余万,对家平台二十三万,最夸张的是业内龙头的一家,无登录活跃账号一百七十八万多,但是非自主活跃账号竟有五百多万——也就是说,有大量本身在使用的账号,都会被他们擅自操纵。
目前公安审问过程之中,一开始平台推脱是盗号,后来确认其中有一部分确实是盗号,但也有很大一部分确实是平台私下改数据。
到交完程序后殷怜回天堂岛休息那天的周末,暂时抓了平台两位牵涉最深的副总,一位部门总监,还有若干成员在陆续被提审。
当时平台直接暂时关闭,引起轩然大波。其它平台则有人看到风向,还没等官方提出要求就主动关闭整改,还有人则在各种传言风波之中苦苦支撑,一边大量删除过往不实信息。
这种情况下,群众的八卦欲望简直喷薄而出,却失去了好几个平时最大的八卦基地,不得已涌向其它平台,非社交网络聚集地,不过其中最多的还是涌向了“映照华夏”。
虽然中间也有人发布危言耸听,揣测说是映照华夏背景巨大,官方在故意为它开路所以打压其它平台的谣传,但是在水军平台人人自危,缺乏收钱实力推波助澜的情况下,这种恶意揣测根本没有扩散开来,甚至反而遭到了一些早有不满的群众疯狂嘲讽。
“怎么不说所有平台盗用用户信息都是映网指使的?”
“这些平台买卖热搜和假数据都多少年了?映照华夏今年才建立的平台,它好有先见之名的平台,提前十几年就开始布局了哦?”
“就问你这些平台有没有作假数据,买热搜!?有没有买卖用户信息和账号!?有没有!?但凡有,上头这一波就抓得对!”
其实这事儿说映网得利是没说错什么的,但无奈这些网络寡头平日的行为太过嚣张了,许多年一直在积累公众的怨气,所以很多人根本就忽略了映网本身在其中的作用,全部在表达对于平台倒霉的幸灾乐祸。
而且由于这个环境,很多人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都越来越强,几乎不用官方提醒,在给出时间相关的举报渠道之后,每天就有持续增加的证据纷涌而来,基本上都是一些用户自己搜集的,数据被非法调用的证据。
这些纷扰先不多说,殷怜却不得不开始准备起红楼的前期工作了。她把红楼剧本的一部分整理了一下,然后让手下找自己比较中意的几位导演询问意向。
然后,被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