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的事情据秦总讲:黄总助直接把方案丢给了财务部经理审看,财务经理马马虎虎看了一遍,说基本可以。他再把方案送给集团的王副总裁,王副总裁说方案编制没问题,只不过有些指标可能会随着市场和政策变化而上下浮动,当然,这个也说不准,建议还是由秦总具体拿捏。
这里,我注意到了三个关键词语:基本可以、说不准、秦总具体拿捏。
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黄总助就这样把方案一直压着。秦总出差回来后又忘了这个事,直到下面企业催批方案的电话都打到柯董秘书那儿了。秦总急忙问黄总助,方案讨论的意见是什么?黄总助的回应是,大家都看过了了啊,基本可以。秦总匆匆签了字:拟同意。交给柯董秘书上报了。
于是乎,瓢泼大雨下来了。柯董马上召开了高管层会议,我“有幸”列席,柯董扬了扬手中的方案,直接“打雷”说:“你秦总权力很大呀!这么大的资金数额,你大笔一挥就批了,你自己拿钱出来投资啊?公司配置那么多部门是干什么的?你征求过他们的意见吗?企业报上来什么就是什么,不把关、不研讨、不论证,直接报给我就完事啦?那还要你这个总经理干什么!北京公司的事情也没办好,这都是失职!你不是吵着闹着要回广州吗?行,人事部门马上下调令,你秦总调任宏川集团广州分公司副总经理,集团王副总裁代理浦生股份公司总经理,这份方案由王总去组织人员重新审定。”
事情都是因为仓促而引起,黄总助也助了一臂之力。我在秦总下面担任行政办主任时,需要开会讨论的事项,我都会一一通知到人,并做好会议记录,再加以整理和归纳,形成书面文字,提供给秦总参考。当然,这次事件发生的根源是“秦总在出差”,再谈“假如、如果”都是废话了。
七十三
对于这个结局,秦总没有在意,反而如释重负。她对我说:“工资又没降,职务高低有什么关系啦,回广州销售公司挺好的,离家近,上下班方便,还能经常和同学朋友们聚聚,笼络一下感情。邹总是我原来的下属,估计他也不会安排我什么具体事务,多清闲,哪像这里,屁大的事都要操心。哦,对了,你也要快点处理好自己的事啊,我在广州等你的消息。”
这是我一直在逃避的话题,未敢当面回绝。我支支吾吾说:“嗯,我尽力,现在手头事务多,都是只做了一半的工作,其他人又接不上来,没办法。”
“你别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这个部门离开你,就关门歇业啦?老板开会没有讲话材料,自己就不会说话了吗?”秦总不屑地说。
“那是那是,但毕竟老板待我不薄,做事有始有终,总归好些吧。”我尽量往后拖延。
“秦馨”的离开,我怅然若失而又聊以慰籍。我们相遇,是一份意外的惊喜;我们相惜,是一种情意的升华;我们相离,是一阙优美的断章。人生中有太多的相遇,有些相遇在旅途中沉淀,记忆中回忆;有些相遇在故事中遗忘,岁月里蒸发;有些相遇在生活中释怀,内心中放下。我想,我与“秦馨”的故事应该结束了。
到浦生公司工作后,我所写的文字材料有十多万字了,包括柯董的讲话稿和刊首语、以柯董的名义对外发表的文章、对各类新闻媒体的投稿等等,我寻思着是否编辑一本企业文化书籍,以丰富公司的企业文化。在征求何老师的意见时,他很赞同,并建议把公司有些高管和专业技术人员,为企业内刊投稿的文章也分文别类编辑进去,尽量做到企业管理、生产、经营、研发、新项目等全面兼顾。
这是一项繁琐的工作,我召集部门人员开会作了具体的分工安排,经过一段时间的搜集和整理,发现文稿数量和种类繁多,假如合编为一本书,就会显得主题不明,杂乱无序。老杨建议,分编为两本书,书中插入图片进行转承和点缀,既解决了文类混编和文字单调的问题,又增强了阅读性和欣赏性。老杨是公司的专职摄影师,不得不承认,他拍的照片是有些专业水平的,把他的“作品”插编进去,能起到对他个人摄影水平的宣扬。不过话说回来,这个主意不错!
根据文稿内容的分类,我把两本书分别取名为《奋进的浦生》和《永远的浦生》,样稿出来后,我们部门人员几经交叉校对确认无误了,我送给何老师帮忙审阅,之所以称为“帮忙”,是因为何老师作为董事局zx特别助理,主要工作是协助柯董管理浦生集团的各项事务,并不具体分管我们部门。
后面的事情据秦总讲:黄总助直接把方案丢给了财务部经理审看,财务经理马马虎虎看了一遍,说基本可以。他再把方案送给集团的王副总裁,王副总裁说方案编制没问题,只不过有些指标可能会随着市场和政策变化而上下浮动,当然,这个也说不准,建议还是由秦总具体拿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