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页

我问盛经理:“建设集中供热和集中污水处理设施是大工程,那还有道路、绿化、管网这些基础配套呢,投资额应该不小吧?”

盛经理擦了擦嘴角的油渍,颇为得意地说:“这就是我来的价值啊,要解决这些问题,不能总是让老板从自己兜里掏钱,还得帮他们向外找钱,只要把现有资金和资产运作好,这都不是事儿。刚开始我也有疑问,等把账目一看就全明白了,你以为手里只有一百元就只能做一百元的生意啊,人家那是要撬动一千、甚至一万元的生意,这不是你的专业,慢慢学吧。”

经商做生意我是外行,什么资金啊资本啊,家里父辈没遗留,我打工挣的“库存”就那么点儿,还谈什么运作,心里没有这个概念。加上我大哥一直教训我“吃安稳饭、做牢靠事”,所以对于不懂行的事情,我是保守的。

保守限制了行为,但不能束缚思维,进入了这个环境,有些疑问不弄懂不行。否则像个局外人只顾站着看热闹,故作高深和冷静,让老板情何以堪?

我的疑问太多了:一千多亩的工业用地地,从地方政府手里拿过来,得要多少钱啊?到哪儿招商呢?那些客户凭什么心甘情愿来入驻呢?那么多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没风险吗……

有一句老话:贫穷限制了想象。看样子,我贫穷的程度还不轻,脑袋愚钝得很,我要逐步开窍才行。

七十九

石坛环保产业园区所接纳的项目或企业都是洗水印染行业。园区开发建设的投资主体是石坛环保投资有限公司,明面上的主要股东是华老板和凡总,园区的热电厂和污水处理厂是其子公司。

我和盛经理都是部门负责人,薪资待遇也一样。但显然我的工作比他简单一些,这里没有绩效考核,月工作计划和总结只是流于形式,保证按部就班就行,属于粗放式管理。我最大的“不习惯”就是:下班后不用担心老板找了、晚上不需要加班、周末可以自由活动。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我要保持浦生公司培养的勤学多问和求知若渴的好习惯与好作风。这是一个陌生的“战场”,一切需要从头再来,接受新鲜事物的办法就是学习和思考。

通过查阅公司文件档案和在电脑上了解相关产业政策,我大致弄懂了盛经理所说的“这个产业靠谱”的深层含义。洗水印染是高能耗和高污染行业,珠三角地区有产业政策规定,这一类企业的改建和扩建不再审批,并限时这些企业分批搬迁至专业性园区,实行集约化管理,以达到节能降耗减排的目的。噢,难怪华老板敢投资建园区了,原来是不愁买主啊!

公司总部只有五个部门共二十来人,热电厂和污水厂是独立运营管理。这样,行政部除了协助两个子公司招聘员工外,只是负责总部的一些日常事务了。华老板虽然暂时没有分派我重要的工作,但我也不能就坐在办公室“管理日常”吧,这样拿着人家的工资心里也发慌啊。

我寻思着是不是把公司的行政人事工作“规范”一下,首先我带着内勤把公司所有档案进行规整后再建立电子档案库,除财务部门外,其他部门的文件资料统一留存行政部;其次我让网管员把总部的办公设备登记编号,每月固定耗材编制报表,并逐步完善网络办公平台;再次建议公司业务接待定点定额,与酒店宾馆签署协议价;最后我拟定文件,就考勤管理、人员招聘、月度计划、月度总结等方面制订了具体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

这都是值得公司关注的事,华老板与凡总都支持。我又想到:项目招商必须不断强化对外宣传,已入驻的企业也应该及时知晓,整个园区的建设进度和发展情况,还有内部员工理应了解公司的发展愿景,这需要一个载体。为此我提议每月编辑出版一期单页的《石坛环保园区动态》,华老板当即表示赞同,并说再招一名法务助理,协助我编辑组稿,“一人两用”。因为涉及到印刷费用,我又拿着方案找凡总审批,他接过文件没看!!!让我口头讲一下,当听到每月需要一千八百元的印刷费用时,他摸了摸脑袋说:“呃,这个……有必要做吗?对招商作用大吗?”我说:“这相当于一份传单,可以起到口碑传递的效果,另外也像一份通知书,告诉园区内的企业,我们作为运营管理方做了哪些实际工作,他们应该配合做些什么事情,再就是有领导过来参观考察时,可以书面提供园区的最新资讯,图片和文字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