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叶子陵被叫到老爷子的办公室,莫名其妙地听了一个故事。
姚弛不管弟子们怎么想,开口就回忆起了当年:“我年轻的时候啊,有个本科同学,和我考了同一个导师。”
“……”这画风不太对?
“我们即是本科同窗,又是硕士同门,我对他也算比较了解。他为人聪明上进、勤勤恳恳,对待课题很有想法,做出来的东西也挺多,光硕士期间就独立发表了3篇高水平论文。”说到此,姚老还顺带吐槽了一下他们俩,“可比你们这些崽子厉害多了。也因此,他觉得自己很牛了,心高气傲看不上导师,研二的时候就一心想考去外校,做当时某位著名院士的弟子。”
“他提前联系好了院士,但当年报考人家的学生非常多,录取是择优录取,没有考试,是导师推荐制,我硕导也很愿意推荐他过去。”
叶子陵对这种鸡汤式的故事并不感兴趣,听得有些无语,但她很捧场道:“这不挺好么?”
姚老笑眯眯地道:“是啊,都挺好的。可是他就是不满意,生怕别人的履历比他厉害,到处打听人家做什么研究方向,发了几篇文章,是什么期刊,影响因子多高。最后整个人都精神紧张,一旦听说人家名下有三篇文章,整个人都焦虑暴躁了。”
说到此,叶子陵心里就有谱了,觉得接下来的故事发展和他们两人这件“借鉴”有点关系。
还以为是陈年老鸡汤洗脑,原来是借喻。
果然,姚老继续回忆道:“其实,以他的资质、成绩和学术劲头未必会录取不了。但他起了其他心思,他当时也才研二,拼尽全力搞数据想再发一篇,也正好,当时因为他做的不错,承担了研一学生的课题指导。”
他语速缓慢,咬字清晰,摆明了要谈一整晚的心。
叶子陵心道,得,要不晚上考虑睡宿舍算了。
她自己听得走神,然而周郁此时却真的听进去了,那副开水烫死猪的样子也收敛了起来。
姚老把他的变化看在眼里,有点欣慰。忆起当年,一副唏嘘道:“他学术做的好,那位学生课题定下来之后就以他为榜样,做实验也是勤勤恳恳,手里但凡有点数据就发给他看,求他指导。他确实教会了那学生不少东西,但——”他说到此处,顿了一下,“但研一的学生,即使手里有数据也不知道如何写文章,于是他把数据整理了一下,很好心地说自己帮他写。他写文章速度很快,不到两个月就已经润色完成,瞄准了期刊直接投了稿。”
“杂志很不错,两周之后就收到了投稿回复说要送去外审了,那研一的学生兴致勃勃地收到了邮件,点开一看傻眼了,他不是一作,不是共同一作,甚至不是二三作,而是排到了四作之外。”
“一作是谁不用我说了吧?”姚老摸着自己圆滚滚的肚子,继续讲故事,“二、三作都是和审稿有些关系的人。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几位同行评议的修改意见已经到了,小修之后很快就见刊了。”
姚老头这一招很能考验人的心理承受能力,看似只是讲故事,但对但凡要点脸面的人来说,这无异于当面被抽耳刮子。
周郁的脸有些火辣辣的,他的目光游移不定,扫到了放在腿上的手机。
他进来之前开了静音,但又怕小晴联系他,于是刚刚坐下的时候就把手机掏出来搁腿上了,这样短信来了也能及时看到。
小晴的网名叫做“晴空海蓝”,本人姓徐,名叫徐之晴,自从他们建立关系以来,小晴时不时会联系他,最近几天尤为频繁。
一条信息静静地躺在屏幕之上:“你确定了吗?是那位小姐姐吗?啧啧。”
“是她,没错。”不知是出于什么心理,周郁并未去向谁查证,但他直觉那个是叶子陵的微博小号。
又发来一条:“真是好替你气愤哦!那样的女人怎么配和你同门!”
“你赶紧先发个文章,我姐姐已经联系了国外的教授,他们正缺人呢,等你文章一见刊,就能立刻发邮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