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要饭的没钱还想渡河,那凉快那里待着去,看着就晦气!”两个大汉一把把瘦弱的年轻人推搡倒地,年轻人呜咽着声声哀求他们。
书生于心不忍扶起地上的年轻人:“兄台何故哭哭啼啼,如此女儿作态?有什么难事可以说出来,我定然倾囊相助。”
那年轻人抹了一把眼泪鼻涕,哽咽着道:“姑母来信说病重,我出门匆忙忘了银两,我想到姑母可能今夜都熬不过去,她从小极其疼爱我,临终前也不能侍疾,为她尽孝道,又气又急便在这里哭闹了起来。谁知道这些船夫都是些势力之辈分,死活不愿载我,这便让公子见笑了。”
书生见到年轻人原来是个孝子,心下一软,拿出了自己唯一剩下的三文钱递于年轻人。
“兄台尽管登船吧,孝感动天,这是一点心意,希望兄台姑母早日康复。”年轻人看着手里的三个铜板不可置信,擦了擦眼泪,对着书生连连道谢。
书生一路上曲折,卖了家里的地契,家畜才凑齐一百两银子,几番周转好不容易才来到燕阴,眼看燕阴将至自己身上的银两也将用尽,赠送给孝子年轻人再不剩分文。
书生灵机一动从背囊里拿出诗稿走向那个瘦竹竿船夫。“大哥行行好,小弟盘缠用尽,现下手上有着一份自己写的诗词,希望能够抵船资。”
书生虽然家境清拼,但父母自小督促他读书识字,自己又素刻苦,仿那苏秦刺骨,积雪囊萤,不及弱冠便拥才富五车,在乡里远近闻名,又习得一手好字,让村里人莫若能及。
船夫斗大的字不识得,看到那些字,只觉得是歪歪扭扭像是蛇爬行一样,顺手扔到湖水里。
“酸腐书生,我一个字不识得,要这些有什么用处。”忽然瞧见书生身上的一件暗青色长衫,再看看自己身上的粗布麻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