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婿郁郁不得志,每日在家喝酒消愁,女儿虽然体贴宽慰,却终是达不到心,难得慰藉,女儿每每回家也是愁容满面,看着可爱的外孙儿,也是忧多于喜,孩子同他父亲一样爱读书,也有志向,可那又能如何?商籍不可科考,便永无有出头之日。
思及此,徐尚书心中满满当当的喜悦和激动,终于,得赶紧回去告诉女婿,加紧备科,明年开春便是大考之女,希望还有机会。
不过,他连童生都不是,得从最底层考起,等到考进士,得要个好几年呢,没关系,他还年轻嘛,多的是四五十岁还在参加考试的,他还有的是时间和机会。
徐尚书回到家中,便径直往老娘院里去,老娘也是最疼幺女了,最近小女儿不常回家,就是怕祖母看到担心,老娘念叨好几回了,自己也忙,没去看望女儿,如今有好消息,一定要先禀报老娘,好让老人家高兴高兴。
说不定,病就好了呢?
徐尚书母亲的年纪并不大,六十多岁的样子,满头花白的头发,圆盘子脸,很是福态。
给老娘行了礼,坐到床边,问道:“母亲,今日可感觉好些了?”
太医来看过了,老太君只是气血虚,脾胃不和,这几日都没怎么吃东西。
“没多大病,你莫要太担心了,过几日便好了。”老太君说话都有点气力不继,却笑着宽慰儿子:“你呀,回来后得先去看望你媳妇儿,她得了风寒,好像发烧了。”
“太医怎么说?”徐大人问。
“没请太医,就捡了几副伤寒的药吃了,但也没见好。”
徐大人皱眉:“为何不请太医?她又舍不得?总是省些不能省的银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