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轻颜捧着茶杯笑道:“您说。”
“奴婢的儿子在乡下庄子上。”汤嬷嬷望向李轻颜亮晶晶的眼睛,原本一丝犹豫一扫而光,接着道:“他是个憨的,读书不行,经商也不成,奴婢就想他学门手艺,将来能养活自己,养活他一家人。”
李轻颜皱眉道:“嬷嬷的儿子多大了?”
“二十有八,快三十的人了,还是一事无成,唉。”
汤嬷嬷的底细李轻颜当然知道,但她的儿子并不同她自己所说一事无成,也是个读书人,虽不是很优秀,却也是个能干的,只因他父亲是个商人,也是没有参加科举的机会。
但她儿子并不在京城,远在南州,也有一份自己的家业在,汤嬷嬷的丈夫十多年前过世后,汤嬷嬷便仍然回了王府当差,却把儿子送回了老家南州。
其实宫里当差的不少人把自己的亲人送回老家,就怕有一天一不小心犯了主子的忌,被杀了,还要连累一家子亲人。
汤嬷嬷这是在……
李轻颜立即明白了她的意思。
眼中笑意更盛,问道:“不知您儿子可想给皇上当差?”
汤嬷嬷眼神微闪,“他没参加科举,没个功名,又不会武,怕是不配到皇上跟前来。”
还是担心儿子的安危。
“嬷嬷,不如您自己问问他吧,让他自己作主,若想学门手艺,可以安排他去工坊,学制纱工艺,以后他自己也可以开自己的工坊,若想当差,皇上跟前也有文职,不用有功名。”
汤嬷嬷在王府呆的时间长,当然知道,不少衙门里也有文职,不用有功名的文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