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页

一路想着事儿,从大队到小庄头的路仿佛都短了些,没一会儿邓琳琅就看到了自家院子高过院墙的向日葵,心一下子安定下来。

“娘!”正坐在自家石墩子上的二妮,看到邓琳琅的影子,站起来就向前扑,吓的邓琳琅连忙跳下车子,摸了下她的小脑袋问:“你咋从牛棚回来啦,孙奶奶回来了没有?”

二妮嘟着嘴说:“大黄不吃料,许爷爷伤心啦,孙奶奶让我自己回来,她帮许爷爷照顾二黑,让我先回来。”

大黄不好好吃料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许大富也请邓琳琅去牛棚看过,发现是牛太老了,身体机能完全退化,并不是得了什么病,这样的情况下,邓琳琅同样束手无措。

医得了病医不了命,人是这样,牛同样如此。

“下午咱们去河边割点草,给大黄送去。”尽管知道鲜草对大黄来说只是安慰剂,邓琳琅也只能做这么多了。

背着割好的草到了牛棚,孙桂英正在对许大富嚷嚷:“人都有老死的,牛还成神仙啦,得长生不老?它不吃料,你就跟着不吃东西,那我是不是也得陪着你不吃东西?”

许大富吧嗒着旱烟嘴,另一只手一把一把往大黄嘴边送料,送上一把大黄只闻了闻,他就放下再送第二把,对孙桂英的喊声充耳不闻。

二妮自己挎着小篮子,哒哒哒跑到许大富身边,把篮子递过去:“许爷爷,我娘和我给大黄割了最新鲜的草。”

许大富这才低头看了二妮一眼,拍拍手上的草料,接过小篮子:“好,二妮割的草,大黄肯定爱吃。”

孙桂英则自己接过邓琳琅背的篓子:“你咋也来了,让这老东西自己作,用不着咱们跟着操心。”

能放任许大富不管,孙桂英就不会连中午饭都给端到牛棚来了。邓琳琅看向凳子上没动的碗筷,小声问:“许大叔又没吃饭?”

孙桂英没好气的点点头:“就挑了两筷子,又伺候他的牛爹去了。”

邓琳琅轻轻拉着孙桂英出了牛棚:“孙婶子,这两头牛一直是许大叔养着,十来年了有感情了,看着牛这样他心里难受,你就别埋怨他了。”

孙桂英声音也放低了些:“这话你也不是劝过一回了,我都明白。可牛能比他自己重要,要是牛还没咋样,他却靠倒了,我这日子可咋……”

“要不咱们去问问许队长,生产队能不能再买上两头小牛?”邓琳琅觉得可以用小牛转移许大富的注意力。

孙桂英却摇了摇头:“我不想让他再养牛了。他也是六十来岁的人了,养牛老得半夜起来添料,下雨阴天的道上滑一下子,还不如我多做两套劳动服呢。”

听着孙桂英很有以后自己养着许大富的气势,邓琳琅觉得是件值得自豪的事儿,只是现在却不是自豪的时候:“许大叔自己还想养吗?”

孙桂英没说话,邓琳琅便知不想让许大富养牛,是她一个人的主意,除了劝她好好跟许大富商量,说不出别的新词来。

几个人在牛棚呆了一下午,有二妮撒娇卖萌,许大富的心情总算好了点,也能跟孙桂英商量以后的日子。不过他最终也没同意放手养牛的工作,只同意邓琳琅关于让许茂林再找个人,跟他一起分担养牛的提议。

许茂林同样心疼大黄,知道邓琳琅都说没办法的牲口,那是真的留不住——两年多来,邓琳琅治牲口的本事全黄土梁公社都知道,很多大队牲口有病,都不去兽医站而是直接找邓琳琅——直接同意了孙桂英的请求。

孙桂英说的没错,不能倒了一头牛,还得搭上养牛的许大富。

生产队找谁跟许大富一起养牛,邓琳琅没有多问,她第二天早早跟着郑春山进了县城。路过县城边的一个小胡同时,郑春山特意给她指了指:“看了没,上回我就是在这儿看着他们两的。”

邓琳琅往胡同里看了一眼,空荡荡的小胡同一个人也没有,几座房子的门都关的紧紧的,看不出啥来,便说:“看着就看着了,今天你不是还得帮各生产队拍电报呢,拍完看人回不回来,哪天回来不就全知道了。”

郑春山尴尬的笑了一下:“我还想着他们都欺负过你……”

邓琳琅同样一笑,她看起来是那么兴灾乐祸的人吗?

全大队请假的知青有十几个,不兴灾乐祸的邓琳琅直接去找李卫东,让郑春山自己去拍电报,好节约出时间来去看看杨金环。

不过知青点的其他人,将来得知许丽荣考上大学,能不能有邓琳琅同样的心态,就不好说了——现在许丽荣虽然还住在知青点,与那几个人之间的关系并不比邓琳琅与知青们的关系好多少,他们会嫉妒许丽荣或是觉得许丽荣没有及时分享消息,都很可能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