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记者口才了得,三言两语就让大家明白了邓琳琅以及李卫党的身份,还有两个人全都无私奉献的光荣事迹。对邓琳琅的报道才见报两天,不管饭店工作人员还是食客,都有些印象,看向邓琳琅与李卫党的眼神都变的崇拜起来。
饭店经理直接包了二十来个馒头送给邓琳琅,让她带给孩子们吃,把邓琳琅弄的哭笑不得:“经理同志,孩子最大的才两岁,小的还没过百天,她们吃不了馒头。”
经理还是把馒头塞到邓琳琅怀里:“她们吃不了你吃,你吃了有力气,能更好的照顾孩子们。”
经理的这个举动,大大刺激了吃饭的食客,有人指着李卫党问:“你照顾孩子们,是不是也得花钱?那个小伙子给钱你收了,我也想出点钱,你收不收?”
福利机构想办好,接收爱心人士捐助是常规途径。可是现在这个事事依靠集体拨款的时代却十分罕见,所以邓琳琅并不敢确定,只能求助的看向宁记者。
宁记者也是头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却不得不挺身而出:“同志们,大家的心意我相信邓琳琅同志和孩子们都感受到了。可是她们能不能接受大家的捐助,还要向上级请示,我们报社也会帮助反映的。”
“那个小伙子的钱,她咋收了呢?”有些看热闹的自己并不想捐点啥,却站到全方位挑毛病的至高点,无论别人做什么,他都能找出不对的地方。
任何时代,都不缺这种指点别人的行为,彰显自己存在感的人。他们什么都不做,所以他们永远正义,错误的都是别人。
“我们早就认识,知道小邓为了给孩子们更好的居住环境,却没有钱买砖买水泥,我支援她一点儿咋啦。亲戚朋友有难处了,你不搭把手?”李卫党觉得那人就是吃饱了撑的。
他又没从那人兜里拿钱给邓琳琅。看不惯,你也自己拿钱出来呀,又没见你从兜里拿一分钱出来。
边上一个干部模样的人则问:“没钱买砖买水泥,不会向集体反映,由集体协调解决吗?”
-完-
第78章
◎化缘◎
已经决心化缘的邓琳琅,对于干部模样人的问题,并不认同,她一脸正义的说:“我代为照顾孩子们,就是想替集体分忧。如果事事都向组织伸手,靠集体帮助解决,那不是分忧而是给集体添麻烦。”
说完,她接过李卫党还攥在手里的五张大团结:“李同志,这五十块钱我代表孩子们收下了,也代表她们谢谢你的帮助。请你放心,等给孩子们的房子建好之后,我会专门在外墙上刻上你的名字,让所有人都知道你的光荣事迹。”
我可谢谢你了。
李卫党不满的看了邓琳琅一眼,脸上还得带出荣幸与羞涩的表情,不是不憋屈的,说出来的话都不利索了:“我也没做什么,不值当特意把我的名字刻到外墙上。”
尽管话说的不利索,声音还是挺大的,保证在饭店里的人都能听到他捐钱后会得到啥样的待遇。
邓琳琅觉得李卫党太上道了,满意的看他一眼,才转身对饭店经理说:“经理同志,请您也放心。您捐助孩子们的二十一、二十二个馒头,我们也都会清楚的记在帐上,这些馒头谁吃了,每人吃了几个,欢迎你随时到黄土梁公社前进大队小庄头生产队查看。”
只是二十个馒头,竟然也会记帐,还不怕人查,饭店里的人都没想到。刚才指着李卫党,问自己是不是能捐钱的人直接从兜里掏出两块钱来,远远的递给邓琳琅:“这是我的一份心意,我也不求你记帐,只希望你真的把钱用到孩子们身上。”
边上跟他一起来吃饭的人,见他的眼圈已经红了,连忙拍了拍他的背,小声劝道:“老李,别这样。有些孩子就是讨债来的,讨完债就走了,说明他的心愿完了,你们的心意已经尽到了。”
声音虽然不大,邓琳琅还是听到了,不由抬眼看了眼角微红的男人一眼。
劝人话里的意思,邓琳琅听明白了,可能递钱的男人刚刚失去孩子,所以才会把一腔爱意转移到弃婴们身上。她双手接过那两块钱,态度比接李卫党的五十块钱郑重多了,还向男人鞠了一躬:
“同志,谢谢你为孩子们的付出。我保证,我们收到的每一分钱,都会用到孩子们的身上。也欢迎你有时间的时候,到黄土梁公社前进大队小庄头生产队,去监督我的工作,检查帐目。”
听着邓琳琅两次把自己的地址报的这么全,还一脸坦然的样子,宁记者便掏出自己的小本子,坐下来先把李卫党捐款五十块写上,下一行是国营饭店捐二十二个馒头,接下来便是那个男人捐的两块钱。
正是饭点儿,到国营饭店吃饭的人还是不少的,听到三人的推让、劝说、再推让,就有人忍不住好奇的问是咋回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