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侍说到崔季渊时,大家的目光都不禁飘过去,又很快移回来,静静听着内侍宣旨,听到任正三品通政使,升授通议大夫时,忍不住露出震惊的表情,这可是九卿之位,陛下近臣,有资格晋升丞相的啊。

他们虽惊讶,却不敢表露出来,将所有情绪深埋心底,陛下此时正在气头上,他们不敢有异议,更不敢提出反驳。

再说,好像也确实无从反驳,除了升迁的速度快些,崔季渊三元及第,正经的文人清贵,又是翰林学士,是当的起这个职位的。

赏了此次的四人,接下来就是补上其他空缺,建元帝只亲命了京中四位大臣,以及边关的两位,其他的,全交由吏部按历年考核等级选人晋升。

一通封赏,冲散了金銮殿内萎靡低沉的气氛,也让在座的朝臣心里压力小了些,陛下赏罚分明,只要他们不犯错,之后的刀,就架不到他们头上。

这次升官的,就有张卫英,补上被撤职的工部左侍郎之位,他与褚白清和崔季渊同为皇子侍讲,上次升迁之事后,他官最低,如今总算赶上来了。

张相对此乐见其成,陛下接连震怒,以铁腕澄清朝纲,他欣慰,却也有些力不从心。

下朝之后,刘培赶上崔季渊,向他道谢:“此次多谢崔大人,下官感激不尽。”

崔季渊不敢受他这大礼,“是陛下明察秋毫,才能让公吕铮伏法,当谢陛下才是。”

刘培摸摸脑袋,说实话,他有些怕陛下,昨日若不是凭着一腔怒火,和鱼死网破的决心,他也不敢在金銮殿内直接与公吕铮呛声。

“接下来,你待要如何?”崔季渊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