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页

向家老祖宗是一家希望小学的校长,后来因为一些因缘巧合将学校买下自己成立了一家高中学校。

一直到十年前,一批人下海经商,向家爸爸就是最早的那一批,自己开了一家机械厂,生意是越做越大。

虽然算不上顶级富豪,但在他们这个小城市也算是蛮富裕的那一批。

而就在前几年,学校的效益是越来越不好,向家爸爸也没想过将学校卖了换钱,而是自己掏钱贴补,想着怎么着都是祖业不能在他这里断了。

今天来找向薇的老太太,就是学校现任的校长,几乎是学校开办到现在一直没离开过。

也是在今天看到有人来学校考察,说要怎么拆建,刘芳娥这才知道向家居然有卖掉学校的打算。

“小向啊,我都跟学校的老师谈过了,知道你现在家里有些困难,要是实在不行,我们可以延发工资,等你缓过来后再发工资都行。”刘芳娥说着,学校里的师生不多。

老师们加起来也不到二十人,有的自然愿意延发工资,有些不愿意家里又等着钱用的,都是她自己先掏钱垫着。

主要是实在舍不得将学校关掉。

一来是她坚守了一生的工作,再来学校里的孩子们大多是条件不太好,要不是看在学费和伙食费稍微少点的份上,这些孩子怕是连书都没得读。

刘芳娥继续道:“你不要有太大的压力,你爸妈为人好,他们朋友也不少,实在不行就去请教请教这些叔叔阿姨,从他们那得到些经验。”

说着的时候,不时的侧头看着向薇,眼里带着担忧。

小向在她印象里,就是一个爱笑爱撒娇的姑娘,不管多大都没变,不像是现在,就好像突然一下成长了。

想想也是。

先是父母去世,再有老公出轨还有了私生子,现在家里的厂子又出了事,还不知道能不能抗住。

“刘姨你不用担心,学校的工资照常发,老师们要教导孩子也不容易,不能因为我的缘故亏待了他们,还有学校的食堂也正常开放,不能饿着学生们。”向薇说着。

学校之所以会亏钱,是因为不但要承担老师们的工资,还是因为学校里有个三餐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