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时歇了争宠心思的令妃也投楚然所好,发展个人爱好去了。人家还不自己折腾,找了愉妃和嘉贵妃一起,设计新的衣服样子。她们仨都是清穿文最火的年代穿过来的,基本都是八零末九零初那一个时间段生人,审美很共通,设计出来那衣服,也都是一零年以前的清穿剧戏服的样式。其中又以那部宫斗剧鼻祖的港剧印象最深刻。
所以,呈给楚然看的成品,就是那种带着很明显的后世风格的戏服样式。
确实好看。
楚然看着那些衣服,就觉得,离她心心念念的缀满小球球的斗篷不远了……
人多了,确实也热闹。太后又是个好热闹的,在畅春园住着,没事儿就出来逛,也爱听戏,皇后丧期超过一年了,太后又是长辈,听戏啥的没关系。还爱看个戏法,皮影戏什么的消遣。那么老大的园子,太妃就那么几位,康熙爷的后宫里还有十几位活着的,也住在园子里,一群老寡妇,除了看戏,吃吃喝喝的,还能干啥。
实在腻了,有时候会到圆明园这边儿来转一转,没有大活动,人家一般也是不会来的。
太后不来打扰,还是照常免了日常请安,初一十五的去看看就行。
那这边儿园子里,日常就是楚然和后妃们了。
皇上可忙可忙的,并没有那么些时间每天逛园子,大部分时间不是待在九州清晏的勤政亲贤殿就是到造办处设在各地的厂子视察指导,有时也会到水木明瑟住。但是这么久以来,一直都是一个人住的。没有招幸过任何后宫,包括楚然在内。
这件事,在两人的刻意宣传下,“暗示”得宫里宫外,宗室显贵人人都知道皇上怀念前皇后,一年多没入后宫。多少人都找傅恒,说皇上这样儿不行啊,于子嗣不利不说,老这么想着,心情能好?心情不好,也影响身体吧。就说,你劝劝吧。把傅恒给难得不行不行的,这种事他咋劝啊?普通人家也没有小舅子劝鳏夫姐夫赶紧再婚的吧。何况他那姐夫还是皇上呢。
传来传去的,小道消息那向来传得最快。全天下的人都知道皇上重情重义,对先皇后更是情深义重。
人设立得稳如泰山。
这种情况下,皇上再怎么在形式上给楚然这个新皇后优待,都没人反对,连劝一句的人都没有。都知道这皇后就是个管理后宫的挂着钥匙的管家,够可怜的了,还劝啥劝啊。越是不跟皇后在一块儿,才越得在形式上把皇后尊起来才正常嘛!
然后在园子里见到皇后与皇上的日常,跟普通百姓家两口子过日子似的,看着感情也挺好的,可该分居还是分居,都很佩服楚然是真能忍,连皇上寝宫都进不去,还能演恩爱夫妻,谁不知道她那个“宠后”是假相啊!
反正是矛盾的地方,人家自动都能脑补的给找到合理的解释。都觉得自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哄着皇后,全天下一起配合着皇上把她强捧成“宠后”。
这当然就是楚然和师父的目的。要不然皇上前后变化太明显,感情说变就变,人设要崩的。
两人能这么洁身自好,真的还没住一起,一是要保养身体,日常吃用的东西,尽量换成空间里有灵气的,都是楚然亲手做的,换着也方便。能起到一个洗筋伐髓的作用。乾隆爷身体好,是个长寿的,更好点儿也没什么不好的。那拉氏这个身体,就得多调调。还有一个原因是,怪膈应的,用别人身体是一回事儿,身体很脏又是另一回事了。特别是皇上的身体,那么些个后妃,想想就别扭。洗上三年,脱胎换骨一回,也适应几年,心里上才能好受些。很矫情,也有点儿自欺欺人,楚然也承认自己是矫情,这个心理关,她还真得慢慢过。
两口子不住一起,皇上又忙,后妃们就更没啥机会见到皇上了。在园子里随便逛都没事儿。
除非刻意。
没人刻意制造机会偶遇之后,楚然闲着的时候,也会跟她们一起聚一聚,聊聊生意啦,聊聊衣服样子啥的,吃吃喝喝聊聊美食,赏赏景。六岁以下的皇子还有俩呢,再加一个才会爬的九阿哥,与一个和嘉公主,逗逗孩子,打扮打扮孩子,也是乐趣。
令妃她们做出来那么些新衣服,让年轻的贵人常在带着宫女们换上当模特,大家一起讨论改造,都很有参与感,成衣做出来也都爱穿,潜移默化的,其实里面加了不少汉服的因素,但是美嘛,大家都很默契的当没发现,有意忽略了。
宫里娘娘们穿的,料子肯定是最好的。用差一些的料子做出来,放到成衣铺子里卖娘娘同款,也是很受欢迎的。什么阶层消费什么档次的料子,但样式都仿着宫里的娘娘们,是流行。历朝历代向来如此,谁能带起来消费潮流,那是能上史书的荣耀事儿。
这生意也能做,一样有进项。都在原来的香皂铺子里卖,现在已经不叫香皂铺子,改成百货商店了。名字是大家一起想的,通俗易懂,老百姓一看就知道卖啥的。挺好。令妃提出来的时候,楚然就很给面子的同意了。外面的人现在都知道,令妃娘娘荣宠非常,连皇后牵头办的铺子都要由她命名,可见皇上对她多宠,不进后宫也没忘了她,处处想着她,都要跟皇后平分秋色了。
这些日常消费品能放在百货商店卖。像是织布机缝纫机那些就不行了。跟玻璃一样,得放在大清商行里。还有水泥啥的,都在大清商行里。
还有一些东西,放内务府里也不行。得放在户部。
比如,盐、铁之类。
这些是必须得放户部里的。
国库的收入,主要就是税嘛,这个谁都知道。大清税收占了很大一部分的就是盐税,盐税又总是收不全。偏偏盐商又是最有钱的人。皇上能惯他们这些毛病嘛。直接把国内几大盐场子都给收归国有了。朝廷自己产盐卖盐,放在大清商行里卖,但收入归户部,付给商行管理费用。一码是一码,账要分得清清楚楚的。朝廷的盐也不卖低价,更不会卖高价,朝廷统一定价,分几个等级,什么等级必须卖什么价,不允许卖高。价也不是随意定的,就百姓能接受的价,也有很多倍的利润。盐商再想控制市场那是别想。并且,谁的税没交全,那就不许开门营业,直接查封。反正朝廷自己有铺子,没谁都不影响市场。你只要本本分分的做生意,老老实实的交税,税也都改了,没有高到不能接受的程度,一样的挣大钱。
一套组合拳下来,盐商的老底子直接被起。不老实的,谁也别混了。
也不用再去结交啥权贵不权贵的,权贵帮不了你,按销售额交税,多的不要你的,少了就收拾你没商量,权贵不好使的。连大清商行,内务府的买卖都一样得正常交税,权贵算老几啊。更别寻思着再结交官员,官员一任三年,做完一任就换地方,谁也别想霸着好地方不松口。而且皇上对啥事儿都能宽恕,只有几样是非常严厉的,大过小过一律杀无赦。其中就有一个贪腐。零容忍。贪污一千两银子以上杀无赦。不是都觉得俸禄少才要贪嘛,那给你们涨工资,原来的养廉银子没了,也没养出来啥廉来,把那个钱都直接放在工资里,还多增加了两倍。
正式的工资多,意味着退休金也多。但是有一点,当官也不是铁饭碗,不只贪腐会被杀头,各种考核不过关的,也都滚蛋吧。人员也要精简。不养蛀虫,更不养废物。满汉同等待遇,想靠着是满人就享受特殊待遇的时候没有了。皇上都一样得交税呢,你旗人不都说是皇上的奴才吗?还想要啥待遇,再想啥也不在干,在家里混吃等死,指着月钱过日子不行了。皇后都想法子做买卖挣钱呢,再说禁止旗人做生意,那也不对,所以,都自谋生路去吧。有多大的能耐你就使多的大能耐,给你发挥的空间。
其它各行各业的整顿,也都向盐务看齐。
难不难?
当然难。
各种矛盾层出不穷,但皇上在这些事上特别的强硬,底气来自于,有人想试图利用所谓的民意,造个反什么的,苗头刚一起能捏死。手里有大杀器,能保证绝对的武力压制,就没有问题。可况这些政策,每十日通过邮政驿站,由专人宣读,老百姓都知道皇上要干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会有什么结果。处处都是为了让百姓能吃饱饭的,闹什么?好赖不分的毕竟是少数。只要老百姓不跟着闹,就乱不起来。
随着各种新技术新粮种的推广,各种厂子雨后春笋的冒出来,粮食产量高了,还有地方可以做工多挣一份钱,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谁好日子不过,乐意跟着一群二百五瞎折腾啊。
旗人也闹不起来,入关一百年了,皇上早已经不是要靠着八旗管天下的时候,宗室稳住,下面的不敢闹的。宗室怎么闹?差不多家家都有子弟在园子里,皇上亲自带着亲自教导,让读书识字,还让参与政事,只要表现得好,就给差事。再加上,皇后带着最显赫的那些个命妇做大生意,命妇们又带着再差一层的做些周边的供货的下游生意,一层一层的往下排,谁都有钱挣,大清商行的买卖都做到欧洲去了,下游的生意是方方面面的,随便干点儿啥都不少挣,你还想闹啥?
除了旧的行业税收改革之后增加的收入,国库还有一项很重要的新增收入,就是海关税。随着大船陆续的下水,海禁解除,调整进出口的关税,这部分的收入也就越来越高。但这一部分的收入,是专款专用,收上来,又全部投入到海防的建设当中。练兵的,造船的,建海防的,开发武器的。处处不都得要钱嘛。除着海禁解除,加上武力强盛,海盗们打不过,也都转型开始上岸做正经商人了,海患都不战而胜,无形当中解决了。剩下的倭寇啥的,直接跟水军衙门的那些军汉说,抢回来的算他们自己的,有船有炮的,那一帮子能打到倭寇本土去。打呗,有劲冲外使就对了。
说一千道一万,一切都不过是利益驱使罢了。
只要能抛出去让人忍不住不得不咬的诱饵,那人,就好治。
难道别的皇帝,官员们就不知道这个道理吗?怎么可能不知道,每一个上位者都知道。只不过更多的人是有心无力罢了。
但是师父有心有力得很。
所以,只要坚持过最初的一段时间,打下基础,就不会那么累了。
师父的辛苦,楚然也知道,却帮不上大忙。
她能做啥?
做饭。
好像别的也没有了。
啊,对。
还有一个,他们俩都舍不得园明园,长春园那边儿的西洋楼才建完海晏堂,后面还有一堆的工程计划,图纸都出了,也有几处开始动工。管园大臣上了几次折子,让把绮春园也并进来,那边是怡亲王府的赐园,如今再养着那么大的园子也是负担。并不并的,是后话。现在已经开工的,停了多可惜。所以还得接着建。她挣的钱,修完园子,真没剩多少。不花国库的钱,能自己修园子,就是她对这个朝廷能做的最大的贡献了。
要加一句,修西洋楼的钱里,大头儿是出海贸易挣的。自家的船才下水没多久,还没到欧洲呢,离挣回来钱还得个三年两载的。挣回来的钱,都是批给那些出海贸易的商人的货挣回来的。
用洋人的钱修西洋楼,也是楚然和师父两个说啥都舍不得停建的原因之一。想想就很爽,不是嘛!心里那口气,多少能出去一些了。要不然,怎么出气?无缘无故去把人家打得稀巴烂吗?也不是不行,但那样的话,因果太大,他俩负担不起!
海晏堂是目前后妃们最喜欢逛的地方,连太后都带着老太妃们来两回了。稀奇嘛。老园子里的景儿再好,看久了也还是那个景儿。新的更有意思。
里面都是西洋器物,还很少。原本十三行那边儿运过来的,大部分楚然都没相中,扔库房里去了,没摆出来。等着内务府的船队出海回来带更好的呢。这回出海,皇上把弘瞻和永璜还有永瑛都给派出去压船去了,永瑛是弘昼的长子,不是嫡子,生母也不在了,一直活得很透明,但是到底是亲儿子,皇上把他提溜出来栽培,弘昼心里又不是没数儿的。一来一回就得三年。这仨带身边儿一年,捋得差不多了,出去吃点苦,被社会毒打几回,也就差不多能历练出来了。他们身份地位还都够,能压住场面,再派上能干的官员辅助,错不了的。皇上承诺差事办好了,回来一人给个郡王。弘瞻已经是果亲王了,永璜是皇长子,以后亲王也是能熬到的。但是这不是也可以为他们的儿子挣爵位嘛。永璜都俩儿子了。他自己的爵位可不够传俩儿子的。弘瞻小可怜还是个单身狗,要不是皇后丧期,他也该成亲了。那将来他不是也得有儿子嘛!永瑛比弘瞻还大两岁,已经指了婚,之前是媳妇儿守孝,现在是他守孝。原本他是侄子,不用守三年的,这回要出海,婚期也只能往后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