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王同宇文融安已经着手准备去往沅州与周王军队汇合一事不得向使节提及,以免对方压低价码,令我们处于被动。”玉楼嘱咐众大臣,“如今北齐摇摇欲坠,有十万大军压境势如破竹,如同摧枯拉朽,他们定然不战而降。然三足鼎立好过两国对峙,北齐灭,则我大陈唇亡齿寒,宇文皇帝的野心远不止吞并北齐,北齐一旦灭亡,下一个就要过长江过黄河,图谋我大陈了,所以无论周王给出什么条件,我们只出五万精兵,三千骑兵,攻下淮泗之地,便班师回朝,只剩周、齐两国互相撕咬,大损国力,只待北齐恢复元气,三足鼎立。三五年之内我们只坐收渔利。”
“太后英明!”
“宣周王使臣!”
先帝丧礼已毕,淮王陈允也实在没有理由再勾留京中,不得不启程赴淮阴,探子来报,淮王赴驻地,只宇文怀一人前往送行,连摄政王也称忙于外事,不得前去。除去陈允,其他文武百官皆列于朝堂。
使臣入得殿来,呈上周王文书:“我大周皇帝听闻贵国新帝登基不久便仙逝,心中悲恸不忍,遣我等来吊唁,只可惜那样一个旷世奇才、俊逸青年!真乃天妒英才也!”
陈粟道:“替我们谢过大周皇帝。先帝虽仙逝,其生前使我大陈江山回归霸主子孙,此功得传千秋,先帝临行前将身后事安排得极为妥帖,百官拜服,万民安乐。想必你们沿途也了解一些了。”
使臣客套道:“正是,正是,贵国在皇太后和摄政王治理下,井井有条,百废俱兴,百姓安居乐业。听闻小皇帝尚有五月方能落地,我大周皇帝特命我等送来贺礼,礼单在此。”使臣呈上礼单,杨文扇接下。玉楼开口道:“替本宫谢过大周皇帝,汝等此番前来,怕不只是来追悼先帝的吧?”
使臣拿眼偷瞟座上皇太后,虽华服重冠,却掩盖不住一张年轻绝美的面孔,肤如羊脂凝膏,吹弹可破,眉梢眼角具是风情,最是这个鼻子生得好,玲珑挺翘,鼻尖小巧,抬高人中,乃是福禄双全之相,虽是年轻女子,却天然一股正气,拒人千里,不怒自威,令人不敢逼视。话虽不多,却直击要害,使臣忖道:“这世上竟有此奇女子,传闻陈昌因她而死,如此看来竟是真的了。”
使臣回过神来:“皇太后英明!我大周皇帝命我等奏请贵国出兵讨齐,齐王昏聩,如今齐国境内千里绝烟、饿殍遍野,民怨载道,内叛外离,此诚解救百姓、攻克齐地的好时机。”
摄政王笑道:“大周皇帝联合突厥,多次伐齐,久攻不下,齐国富庶,人口两倍于周,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只怕我们也爱莫能助。”
“摄政王此言差矣!齐国此时已强弩之末,我们只略施兵力,则势如破竹。周王愿与大陈友好睦邻,故而有此一邀。”被陈粟言中要害,使臣脸上不好看。
萧让打圆场:“使臣莫怪,如今我朝光复不久,内外整修、百废待兴,且水军、骑兵物资匮乏,只怕兵力有限。”
使臣倒也能言善辩:“大司马此言差矣!贵国一切井然有序,何须大量兵力维系内政?且我丰州军民闻得贵国沅州、天门郡驻军将士一心,日夜操练,边界安稳,又何来休整一说?”
“果然瞒不过使臣。我们沅州、天门郡一带驻军恰好有五万余,骑兵三千,只是若遣往北伐,我沅州天门郡一带边防空置,倘若周王给我们来个偷袭,我们只怕要吃亏了。” 萧让故作为难。
“我大周皇帝早已想到贵国有此顾虑,承诺我丰州边境驻军一个不留,全部派往北齐。这样贵国就无后顾之忧了。”周朝使臣唯恐萧让不肯出兵,忙承诺道。
陈粟见好就收:“既如此,使官便拟了章程来,我们即刻陈兵北齐,助周王一臂之力。”
“好,摄政王好魄力!小臣已列好条款,只需按摄政王所嘱略改改。”使臣长舒了一口气,总算不辱使命。
宇文融安委任步兵骑兵统领,早已前去天门郡拔营启程,摄政王调集湘州部分驻军驻守天门郡和沅州,且命烽火台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周王虽承诺不对陈用兵,可兵不厌诈,边防要塞不可儿戏。陈粟随即王驾亲征赶到丰州与宇文融安汇合。
秋日凄凄,百卉俱腓。乱离瘼矣,爰其适归?
这入冬前偶尔的温暖天气反而让人更加伤怀,明知雨雪将至,却留恋这日头,不肯放手。午后太阳底下,玉楼在明窗前榻上懒懒的不肯动弹,小太监来报,摄政王府的人觐见。
是个伶俐的小厮,素日总跟着陈粟的。上来就叩首:“给太后娘娘请安。”
“摄政王同宇文融安已经着手准备去往沅州与周王军队汇合一事不得向使节提及,以免对方压低价码,令我们处于被动。”玉楼嘱咐众大臣,“如今北齐摇摇欲坠,有十万大军压境势如破竹,如同摧枯拉朽,他们定然不战而降。然三足鼎立好过两国对峙,北齐灭,则我大陈唇亡齿寒,宇文皇帝的野心远不止吞并北齐,北齐一旦灭亡,下一个就要过长江过黄河,图谋我大陈了,所以无论周王给出什么条件,我们只出五万精兵,三千骑兵,攻下淮泗之地,便班师回朝,只剩周、齐两国互相撕咬,大损国力,只待北齐恢复元气,三足鼎立。三五年之内我们只坐收渔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