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帝阙韶华 薄荷酒 3911 字 4个月前

王显认出那是上个月进府的绣女叶茵,据说本来在一家名为浣纱坊的绣房做事,因为绣工出众,被府里借进来专门教两位小姐刺绣。

王显见到是她,心里有些窃喜,他留意这个姑娘好些天了,总觉得她身上有种其他婢女丫鬟不具备的灵秀。他笑道:“府里晚上不准乱走,叶姑娘怎么偷溜到花园来了,叫一声王大哥,我就不和别人说。”

叶茵福了一福,柔声道:“我见月色好,忍不住出来转转,王大哥可别对上头说起。”

王显见她有求于自己,愈发来劲,正待接着说笑几句,忽然听到外面传来打斗交手之声,心中顿时一惊,他顾不得再招惹姑娘,说道:“叶姑娘,外面似是出了事,万一波及进府就糟了。你快些回去吧,太夫人连日病重,大人的心情不好,府里约束得严,你别在这档口被撞见乱走。”

他想起六月以来太夫人所住院落外布下的守卫,心中也有些犯嘀咕,又对叶茵盯了一句:“姑娘不知厉害,我可是为你好,才多说几句。”

叶茵听他口气严重,想是也有些怕,说道:“我这就回去,多谢王大哥提点。”言罢就匆匆往回走,王显看到她的背影很快隐没在花园小径的曲折处。

他吁了口气,再听外面的兵刃撞击声也弱了,像是快要结束。他没有看到的是,纤弱的叶姑娘走到他看不到的地方就停住了,同样在凝神静听外面的动静。继而朝不远处隐在树丛后的一道人影做了个手势。

槐树边胜负已分,五个杀手死了三个,都是眼见受伤无法脱身,便即自杀,另外两人则被及时卸掉了下颌,以防他们服毒或者咬舌自尽。

尉迟炎对于只活抓两个有点不满意,正要吩咐搜索周围,一名骑卫忽然伸手指向右侧,惊呼道:“起火了!”

尉迟炎举目望去,果然见到附近一处宅院中蹿起了红色的火苗,在下夜里分外耀目。他住在附近,辨认出那里分明是御史中丞盛如弘家。左右都是民居,倘若火势蔓延可不是小事。

他皱了皱眉,吩咐道:“留下四个人善后,其余人等随我前去帮忙。”说罢便纵身而起,也不管礼数了,径直飞檐走壁,越过围墙进了御史中丞府。

盛府中已经发现走水,人声嘈乱,慌张地跑去救火,尉迟炎一行进来时也无人顾得上理会,几个家仆急急忙忙扛来水龙。

尉迟炎很快看明火是从后院一座柴房烧起来的,或许因为火星飞迸,又点燃了旁边另一间耳房。两处房舍的位置是独立的,因此倒没有蔓延之虞,他放下心来。

随着扑救,火势正渐渐减弱,只是黑烟滚滚,几乎将距离最近的整进后宅笼罩其中,看方位那里应是府中高堂居所。尉迟炎听说过盛如弘的母亲常年卧病静养,心道,这院中如何还能待人,盛中丞也太大意了,怎么只顾救火,不将母亲赶快挪出来?如此放着不管,里面纵然是个健康人也要被呛得没命,奇的是下人也没一个想着。

他望望周围,不少盛府女眷不敢待在屋里,已出来站在当地,但其中确实没有哪个像是盛太夫人。

就在此时,一个稚嫩的女童声音哭闹起来:“茵姐姐,你带我进去救老太太,爹爹好些天不让见老太太了,颜颜很想她。”

他转眼看到,是个七八岁穿着缎子衣服的女娃,正拖着个婢女打扮的少女,再环顾四周,并无盛如弘的身影。尉迟炎感到有些古怪,但不及多想,只觉救人要紧,对下属吩咐道:“盛太夫人卧病,你们找几个婢女婆子随我进去,将她移出来,轻着些。”

由于靖羽卫设伏诱捕贼人乱党,又恰逢御史中丞府起火,这一夜,洛城棋盘街一带颇不安生。副统领尉迟炎带领下属协助救火,他本是好意要帮忙救出盛太夫人,然而盛府主事的管家百般推诿拖延,神情十分慌张,令人生疑。于是尉迟炎不待家丁通禀盛中丞,直接命靖羽卫进房救人。

然而,令人瞠目的是,屋内并无活人,众人见到的是床上的一具尸身和满屋正在融化的冰块。

原来,御史中丞的母亲前些日子已然去世,他却对外隐瞒,秘不发丧,运来许多冰块放在盛太夫人房中,以防夏日尸身腐坏,又命心腹家人严加看守,只说病人需要静养,不许旁人进出,如是已拖过了十余日。

为什么要这样做,有心人都能想到,按照禹周的官制礼法,高堂去世,官员需立即报知朝廷,而后在家中居丧三年,不得参政理事,联想到近日御史台针对调兵韶安连连具本,就不难明了御史中丞何以不肯在紧要关头退下来丁忧了。

靖羽卫所待事情初步处理完后,连夜遣人禀报宁王。东宫那边在等待安王府的消息,因此慢了一步,次日清晨才派人疾报太子。此时前往雾岚山的皇家车马仪仗已在半途的行宫歇息了一晚,正继续浩浩荡荡地上路。

靖羽卫的信差在下午赶了上来,洛凭渊正在等待回报,他对设伏成功捉到了活口并不意外,但竟然在御史中丞府中撞破了这么一桩隐秘,实在大出意料。

盛府不早不晚突然失火,时机未免太巧。再回想安排设伏的始末,联想澜沧居和含笑斋那一堆凉沁沁的冰块,他很难不怀疑是静王暗中布了局。琅環十二令中,淇碧主情报,静王很可能事先发现了盛府的异常,顺势借用靖羽卫揭破了御史中丞做的好事。

洛凭渊回头朝身后望去,静王府那辆轻篷车仍然不快不慢地行进在车伍中。他一时间有种冲动,想过去抓住洛湮华问个究竟。揪住了刘可度的狐狸尾巴本应高兴,但被利用的感觉使他心里很是不爽。

他忖度了一下,此事还需先公后私,既然涉及到了朝廷重臣家中欺瞒违制,得尽快告知天宜帝。于是等到车队停下休息,他立即拨转马头,到御驾前禀告。

天宜帝听闻宁王所说始末,对御史中丞颇为震怒。盛如弘是天宜九年的榜眼,地道的两榜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吏部給事中,西北按察御史,官声考评都一向极佳。他一直认为此人正直有才,敢于直谏,两年前委任总领御史台,可说信任有加,不料现下却做出这等事情。

想到近日来御书房高高堆起来的那一摞对颜思存、陈明夏等人的参本,更觉其居身不正,居心不良,说道:“如此御史中丞,何以匡扶社稷,御史台也该整肃一番了。”又道:“盛如弘刻意欺瞒,其心可诛,着革去官位,交大理寺查办。问问他可有何话辩驳,又有何面目再来见朕!”旁边的待召连忙铺开纸笔记下圣谕。

天宜帝下了旨,怒气稍平。他对宁王最近的行事进言很是欣赏,温言说道:“皇儿心思敏锐,能想到让贼人自露破绽,十分难得。”他已觉出豫州刘家之事颇不单纯,并非仅是为祸一方的劣绅,但也不多说,且看洛凭渊能查出多少。

计谋是静王提的,洛凭渊本不欲居功,但他对整件事还有些关窍没弄清,便含糊以对,并未说明。

天宜帝看着面前的小儿子,如今长成这般人才,做事又用心,心中就多了些爱惜,又道:“凭渊,等晚上到了雾岚山,与朕一起用晚膳,和容妃、雪凝说说话。既然出了宫,就不必太过拘束。”言谈之间,很有几分为人父的慈爱。

太子一直在留意宁王,他见洛凭渊接了密报后面上仍是淡淡的,若是楚桓出了事,怎么也该有些惊恼。他当然不好探问,只是沉住气,等着东宫来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