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帝阙韶华 薄荷酒 5082 字 4个月前

“你倒质问起朕来了,不是受你差遣,如何解释他私闯宫禁?”天宜帝见他依然毫无示弱之意,怒极反笑,“以大皇子之才,只怕觉得时机正好吧?否则待到辽金退去、和约谈成,何来浑水摸鱼的机会,更要担心鸟尽弓藏再难讨得了便宜。”

“鸟尽弓藏?”洛湮华微微蹙起了眉,望着脸色突然变得阵青阵白的天宜帝,似是难以置信,“父皇何出此言?”

一阵令人难堪的沉寂,吴庸跪在地上,忽然觉得过了今日,说不定连自己都会被皇帝下旨灭口,冷汗唰地流了下来。随后他就听到静王悠悠说道:“如果这就是父皇心中所想,其实也没多麻烦,现下就是极好的时机,比武已近尾声,五皇弟独自便能担当;和约即将达成,此后数年应无需担忧辽人犯边;纵然再有波折,以父皇之雄才大略想必也足可应对。北辽勾结了昆仑府,精心选在今朝递给父皇一柄打磨好的快刀,父皇正可不负他们苦心,就如当年对待母后一般顺势接过,当头劈下,心头症结瞬间而解,何等舒畅安心?”。

话音未落,一块巴掌大的硬物劈面飞来,静王略侧过头,那东西堪堪擦过耳际,砸在墙壁上,“啪”地一声粉碎,碎片四溅。吴庸看得分明,正是天宜帝日常放在案头的墨玉镇纸。

“洛湮华!你给朕滚出去!”天宜帝脸色铁青,额头青筋迸现,直气得全身哆嗦。每个人的耳朵都被石破天惊般的怒吼震得嗡嗡作响,来不及从惊骇状态回过神,便听皇帝竭尽全力怒喝道:“还不滚!谁准你回府?来人,将这个孽畜拖到长宁宫前跪着,就在那里跪到死!”

几个内侍筛糠般发着抖,逃命也似地上前去拉静王。吴庸觉得眼前简直发黑,可这种情况除了赶紧扶着劝皇帝息怒,已是再难求情。天宜帝确然咄咄逼人,处处不留生机,可是谁会想到平素沉静柔和的大皇子非但不哀求,反而如此决绝。今晚眼看已难善了,这可如何是好?他一向机敏的头脑也成了乱麻,一边命内侍们赶紧收拾碎片,倒热茶,一边只见洛湮华默默转过身,当随着内侍走出御书房时,他的身体似乎轻微地摇晃了一下。

昨夜刚下过雨,今日又是天色阴晦,跪在长宁宫门前的石阶下,就感到一阵阵刺骨的湿寒侵入身体,直透骨髓。洛湮华觉得非常疲惫。他并不后悔将场面弄得这么僵,天宜帝立意发作,实在欺人,越是婉转相让就越会落个罪有应得。尽管早已熟知皇帝秉性中的凉薄寡恩,那句“鸟尽弓藏”传入耳际时,他心里还是禁不住一阵发凉。抛却父子情义,单以君臣而论,也无法不令人齿冷。那便唯有揭个彻底,最好传扬开去,变成路人皆知,天宜帝才会有所顾忌,不敢对琅環痛下杀手。只是自己今夜这一关难过,不知还能不能生离重华宫。

长宁宫前冷清无人,负责看守的内侍也早已远远缩到了不知哪个角落。十二岁赐住长宁宫,十九岁出宫建府,八年来,此地一直与凤仪宫一样宫门紧锁,再也无人进出,不知里面萧条成了什么样子,石缝中是否长满了萋萋荒草。而这两处,是重华宫中他最不欲踏足的地方,甚至连想起都不愿。

天宜帝要他在此长跪,既是因为少有人经过,或许也有清算旧账的意味。昔年的长宁宫清爽温馨,人来人往,到处是蓬勃朝气与生机:太傅、舅父、随处结识的朋友、形影不离的随从,还有飞掠进出的阿肃;总能听到书声笑语,鎏金的水缸里养着睡莲,小小的凭渊迈着胖胖的腿儿跑来跑去,要皇兄陪伴。

或许是由于曾经那么阳光明媚,后来的天翻地覆才显得如此漫长黑暗。他总是听到破碎的声音,来自身周与内心。许多人死了,从此阴阳两隔,余下的人默然离开,再也不敢或无法走近这座化作凄冷牢狱的宫宇。每一次从噩梦中惊醒,总觉得现实才是更孤冷绝望的伸冤。

那会他隐约知道,有些人在等他自尽,或者崩溃发疯,觉得或迟或早,这是一定会发生的。但他终究没有,因为舅父带领着同样遭遇重创的琅環部署,仍在拼尽全力设法保全他,而自己又有什么资格放弃?他忘不了黑暗中那一线希望的微光,最寒冷孤寂时的短暂温暖。从走出长宁宫的那一刻起,他就明白,自己需要同样支撑起许多人心中的希望,再是渺茫,依旧是无边痛苦挣扎中唯一的倚靠。

他一直尽力在做,不可以冲动,不能意气用事,要妥善运用琅環所余不多的力量,直至生生不息。每一个白天与夜晚,他总是在想还有没有办法做得更好,自己真的守住了那若断若续的温暖与信念么?就如今日,方才,应对皇帝的方式真的正确?如果自己放下高傲,压抑尊严,多退让几分,小绫与大家会不会更安全一些?

意识到这些想法时,他知道尽管碧海澄心还未到发作时辰,但自己应该已经是病了,软弱总是伴随着身体的病痛浮现,但这里并不是可以安心卧床休憩的府邸。早春的风仍裹挟着冬日的凛冽,料峭春寒仿佛要直刺肺腑,夺去体内最后一丝暖意。

寒意彻骨,洛湮华想起自己落在耳房中的披风,无声地叹了口气。知觉逐渐麻木,但他仍然感觉到,压抑已久的毒性仿佛受到寒冷与疲劳的召唤,开始在身体里丝丝蔓延,酝酿着肆虐与摧毁。

临翩什么时候会来呢?阿肃顺利找到他了么?静王有些昏沉地想着,凭渊不知道有没有回府,不过就算他回去了,发觉自己入宫,应该也不会多想才是。

目光沿着石阶缓缓向上,多年前,得知凭渊已经拜在寒山真人门下,即将前往翠屏山学艺时,自己为了能当面送别,真的竭尽了全力。想求得恩准踏出宫门必须交换条件,从床上挣扎起身同样艰难,可是,如果错过了,谁知道日后还能不能有机会再见到皇弟呢?

他终于在那一刻走出宫门,站在了眼前高高的石阶上,看着十一岁的洛凭渊穿着一身远行的简朴小衣袍,远远朝这边走来。还带着婴儿肥的精致小脸庞毫无表情,用陌生而冷淡的目光看着自己,而后头也不回地离去。

匆匆一面,疼宠多年的小皇弟留下了唯一一句话:见亦无言,何必相送。听在耳中仿若永绝,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每每想起便会黯然神伤。

但是日子慢慢流淌,凭渊终究回来了,朝夕相伴,令他想起失落在昔日的鸟语花香,阳光依旧明媚温柔。可是,天色快要暗了,夜晚注定深长,庄重威严的宫宇唯余重重阴霾,像要将他拖入往昔冰寒的永劫。

可他眷恋晨曦里凝露的花朵,冉冉上升的朝阳,只有在自己面前,总是淡定自持的宁王殿下会因为一句玩笑脸红或者郁闷。能度过今夜吗?他只希望还能见到凭渊,能回到清晨书房中互道叮嘱的短暂时刻,回到那再寻常不过的温馨里。

第九十五章 风云变色 上

重华宫中,天子的雷霆震怒多年罕有,一时间宫宇动摇,人人自危,本就静穆的大内几乎陷入死寂。洛文箫就踩着这个时候踏入皇城,前来问安。但他没能见到皇帝,只因天宜帝被静王气得脏腑起火,七窍生烟,偏偏一时失言又被戳穿了那点连自己都不愿正视的心思,无论求情的、落井下石的还是劝慰打圆场的,谁也没心思见,带着一脸几乎能拧出水来的阴郁表情,径自拂袖回了后宫。

洛君平目睹全程,也是惊魂未定,却想等着看如何收场,于是以担心君父身体为由留在宫里不走,转到平日里侯见的东偏殿静观其变。

太子一到,他连忙遣开殿中内侍,将前后经过复述一遍,笑道:“看父皇的意思,洛湮华非跪上一整夜不可,明日还不定如何重处。”

洛文箫听得喜不自禁,他本来患得患失,担心静王小意求情,或者找出理由撇清脱罪,游说得天宜帝竟而放他一马,而自己不在场就坐失了千载难逢的良机。但是他如今已然输不起,须得处处谨慎,以自保为先。

想到待在宫里虽能添油加醋,但万一被洛湮华反将一军,扯出曾与昆仑府勾结的过往案底,只怕讨不到便宜,却惹动了皇帝疑心。故此思前想后,还是让安王打头阵,洛君平什么也不知情,说起话来无所顾忌,错了一句半句不至伤筋动骨,煽风点火说不定效果更佳。

现在看来,不管计策本身还是这层安排都是英明睿智,天宜帝反应之大还超过他的预计,无需自己从旁下功夫就勾起了昔年余恨,足见一年来朝廷与琅環的平静合作都是表象,帝心疑忌从未停止。只要牵动琅環旧案,皇帝就恼恨异常,而静王更是一如既往死不低头,这才是对付洛湮华的不二法门。

如此,气头上的皇帝怎肯赐给解药,待到今夜静王毒发身死,心腹大患就此除去,朝廷与琅環重新势同水火,局面再难归于平静。余下云王手无兵权,宁王年龄尚轻,假以时日如何是自己的对手。想到这里,饶是他城府深沉,狂喜之下也差点行诸于色,连忙收敛表情,用担忧的语气问道:“不知父皇现下好些没有,受了这般忤逆冲撞,莫要伤了身体。”

安王虽然事先不知情,但他只是心气浮躁,人并不笨,何况适才书房里静王清清楚楚提到了北辽和昆仑府,见状心里如何不明白。洛文箫暗中做的一些事并不会通过他,但时日久了,随着对太子心机手段的了解,总能从旁看个八九不离十。不过向来太子不主动提起,他也只做不知,是为自保。此时此刻,他看着洛文箫掩饰不住的喜色,总觉得心底幽幽冒凉气,这一手实在毒辣,动用昆仑府不奇怪,但是难道其中真的勾结了北辽?

他摇头说道:“父皇确实气坏了,已摆驾芷汀宫,传旨说身体欠安,让侯见的臣子一律回去,有事明日再议,今晚谁都不见。”接着又压低了声音:“那一位的样子也不太对,看着像是病了。不过我总觉着,父皇气归气,毕竟干系太大,李统领又不肯出个定论,说不准还会让他缓过这口气。”

洛文箫心中冷笑,他对碧海澄心的药性早已详加了解,眼看距离戊时不过一个时辰,只要天宜帝盛怒之下铁了心不给解药,今夜便是洛湮华的鬼门关。以病弱的身体,在刚下过雨的湿寒天气里,静王说不定连子时都撑不过,决计熬不到天明。

如是一想,又是一阵难以形容的畅快。但他经历过的场面毕竟不少,深知眼下才是最关键的时刻。洛湮华的话说得太狠又太透彻,只要天宜帝冷静下来,顺着那番话略微深入去想,用不着拐几道弯,疑点就会直指与昆仑府关联深厚的自己,隐隐还带上了当年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