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范文程推举了两人一起出科举试题,如果按照范文程当年考进士的科举试题来考试,他们两人肯定都考不过。
认得字与做文章之间,差异可大到了天边去。尤其是八股文,估计他们两人连破题都不会。
三人同为皇太极身边的大臣,范文程最受皇太极器重,文人相轻,他们两个加在一起勉强算半个文人。
文人自然不会与纯蛮子一样,虽然很看不惯范文程,也只是暗中与他别苗头,不会做得太过。
刚林说话还算和气,说道:“皇上,范章京,奴才同意豫亲王的想法,照着现在的规定,科举取士只能是汉人中举,满人或者蒙古人等,都没有考中的机会。”
希福谨慎些,见布迦蓝也在,斟酌了之后才说道:“尚书大人,可否考虑出两套试题,满人一套,汉人一套?”
只要是认真商量,布迦蓝向来很好说话,说道:“这个可以考虑,不过依照你的看法,满人的试题出什么内容,出到什么程度比较合适?”
不仅仅是多铎刚林希福,包括皇太极都傻了眼。
满洲人没有自己的文字,努尔哈赤命令满洲人额尔德尼根据蒙文,创造了满洲文字。最开始的时候,满文写法与字数太少,一个字经常会弄混。前几年,皇太极又命令达海做了修正,被称为老满文与新满文。
就算从老满文算起,也没有多久的历史。对于刚刚有自己文字的满洲人来说,文字方面的著作学说还是零。
分卷考试要出满文卷,实在是强人所难,总不会只要能写字就录取吧。
布迦蓝见大家都不说话,笑了笑说道:“科举的目的,是为了给有识之士报效大清的机会,也是普通寻常人凭着本事出头的机会。不管是打仗还是做官,都一样在为大清做贡献,所以诸位也不要纠结于考什么内容。
大清立国初始,需要大量的人才,既然读书识字是弱项,得自我反省,认清这一事实。这次的考题不宜太过浅显,因为我想成立翰林院,秋闱考中的举人,全部进入翰林院修书编撰。
翰林院不同于国史院文馆,诸位心知肚明,现在国史院文馆是什么水平。翰林院需要有真才实学的人,诗词歌赋典籍礼仪,每个翰林都要兼任国子监先生,去授课讲学。只要肯上进读书的人,不管满蒙汉,都可以去考国子监学生,从国子监考试合格者,可以进文馆任笔帖式。
等过几年之后,读书人多了起来,大清的科举则要与大明一样,从童生秀才考起,不能只凭着读了几天书,就能考举人当官。”
多铎坐在椅子里,不断动来动去,如芒刺在背。他心虚得很,任着礼部尚书,汉字是大字都不识几个,更别说去考科举了。
而且礼部的差使对他来说,根本就是一头雾水,祠祭,仪制等完全一窍不通。至于会同馆,来往最多就是蒙古各部落,他们有驻跸的帐篷,也没有那么多规矩,反正大家在一起,喝酒吃肉女人,热闹开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