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猜到你们几家供品送猪肉,我家特意买了两条十斤重的大鱼,还买了五斤桔子。”
“我亲家给我家送了一只鹅。我家的供品是一只鹅、五斤鸡蛋。”
族人争先恐后的说着自家准备的供品,每个人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今年我们家族的供品肯定比旁边几个村的家族多!”
“那是。我们家族人气旺,赚钱多。哈哈。”
王老头越听越觉得自家准备的供品说不出口。他努力回想前些天提起供品时,李青青说的话……
“五百个肉包子、五百个糖包子。我们家是卖包子的。供品里面得有包子。这样才显得我们家祭祖心诚。光是包子不够,再加上两只鸭子、两只鸡。我把鸭子、鸡都整只卤了。祭祖后的供品是全族分了吃。等祭祖后,爹,你把卤鸭、卤鸡切成块给族人品尝。”
当时李青青说了四样供品。
王老头算了价钱,光一千个包子就价值二两多银子,再加上鸭子、鸡,快三两银子了,比普通村民一家种地一年的收入还多。
这么多的供品,太多了,王老头说是王家供品不能比别人家多出太多,再一个,今年供品这么多,明年、后年要是买卖不好,出不了这么多供品怎么办?
现在好了,族人每家都送这么多的供品,把王老头听的刺激坏了,如坐针毡。
坐在王老头旁边的王七也是受刺激了。
他这个里正兼族长,每半年县城衙门还给他发一百多个铜钱呢,供品怎么能比族人送的少呢,借着上茅房的功夫,去厨房转了一圈,看到木盆里放的半边猪,还有一篮子桔子,这应该是全家过年吃的。
他没跟风氏商量。其实商量也没用。风氏肯定不同意。
就在王老头琢磨要不要回趟家跟李青青商量供品的事,王七返回,站着跟众人道:“我家出半边猪、十斤桔子!”
半边猪至少七十斤。带皮带骨的猪肉一斤十二个铜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