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页

“嗯……守护怎么样?战士们外出任务,军嫂们不仅是在家中等待,而且也是在守护家中每个人。毕竟实际情况大部分也确实如此,丈夫不在家。当妻子的养育子女照顾老人, 让军人无后顾之忧,这不就是一种守护吗?”林青禾道。

最后就定下来林青禾这个方案,朗诵的文章和配乐都由她负责。徐莹则和白秀珠柴佩英一起编排守护为主题的舞蹈。

定下节目方向之后,就是讨论名字。

大家七嘴八舌地又是语录又是成语的想了一大堆,最后还是还是用了一个看起来很朴素的《我守护》。

郑昱来是这么说的,“简单直白又直抒胸臆。”

林青禾回去琢磨朗诵稿子该怎么写了。

另一边徐莹三人也开始排舞,主要是白秀珠编排动作,徐莹和柴佩英在旁边偶尔补充些想法然后跟着练。徐莹二人虽然会跳舞但并不精通。

白秀珠则不同,她曾经在文工团十年。即便许久没有跳舞了,但基本功、身体记忆以及编排舞蹈的能力也都还在。

在舞蹈《我守护》中,三人均穿着简单朴素日常化的服装。上身为灰色的斜襟盘扣小衫,下身为同色的直筒裤配一双黑布鞋。

一竿挂着大人和小孩衣服的竹竿贯穿始终,三人做着收衣服又看向远方的动作。收衣服,是每个家庭每天都会有的日常小事场景。但是,对军嫂来说,正是这些日复一日的一件件小事才撑起一个丈夫不在的家。

收衣服,谐音“守”,暗喻她们的主题——守护。

舞蹈开始舞台一片漆黑。第一声口琴声响起后,一束光从左边打起,照亮竹竿一端。白秀珠眼含悲哀脸上带笑的舞进光束里,熟练又漫不经心地绕着竹竿做晒衣服的假动作。

郑昱来朗读完第一段,光束变成光圈,徐莹和柴佩英两人也出现在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