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页

临阙 枫桥婉 1393 字 5个月前

听见“萧高旻”的名字,叶书离眸光微动,很快又恢复如常,“啧”了一声:“三千两?苏朗怪舍得的啊。”

“可不是?”楚珩边说边笑,揶揄道,“小星珲‘还不起’,就只好以身抵债,把自己赔给人家了。”

“可以啊!”叶书离拊掌赞叹,“这趟帝都没白去,把自己都安排出去了。”

“对了,师兄,”叶书离状似随口问道,“你是说,星珲一见萧高旻就跟他打起来了?”

楚珩点头,“宜崇萧氏能始终居于大胤第一世家的地位,不是没有原因的,代代掌舵的都是人精。”

“这事儿说破了,其实是萧高旻故意要跟星珲结个梁子,所以见面就点火,不然以他宜崇世子的家教,怎么会拿别人家里去世的长辈说笑?星珲果然叫他两句话给点炸了,直接拔了剑。论武道,他们俩平分秋色,不过萧高旻不是真的想打,当时还有一众世家子弟在,着急忙慌地把两人给拉开了。”1

“萧高旻是个硬茬,你师弟也不遑多让,十六世家的一众世子里,要说谁敢不给萧高旻面子,叶星珲是独一份的。你师弟一剑把人家的照夜玉狮子给劈了,溅得满身是血,扭头就走,从蔚山猎场出来的时候,把守门侍卫吓得差点晕过去,幸好苏朗追了上去,不然得闹得平京满城风雨。最后到了御前,星珲赔马钱,萧高旻低头道歉,面上算是了了。”

叶书离听完摸了摸下巴,评价道:“气场不和呀这是,两个能在帝都横着走的人物杠上了,倒是挺精彩。”

他顿了顿,语气似是不经意,“蔚山秋狝过后,萧高旻就回宜崇了吧?”

“难不成留在帝都和星珲天天杠?”楚珩笑道,“这一两年,别说他们家世子,哪怕是萧侯也不常留在帝都,就连蔚山秋狝他都没来。”

“是不想掺和吧。”叶书离说。

大胤立国有多久,宜崇萧氏就经了多少代帝王,越是最上位者的争夺,他们越不会插手,不选便不会错,无论帝位上坐的是谁,永安侯始终是永安侯。宜山书院不倒,宜崇萧氏不衰——这才是铁打的世家。

九州很难有著族可以复刻宜崇的传奇,因为爵位承袭是要降等的,十六世家开国有功,降到三等伯就不会再降,但到那时候,这个家族就真败落了。要想不衰,就得有权,权从功中来,而功莫大于从龙。

从去岁季夏,到今年杪秋,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九州出了不少看似微小,实则可能影响大局的事,暗潮涌动汇聚,各方势力下场站队,只怕不久就要翻起大浪了。

宛州是敬王的植根之地,原本和昌州一样,是个世族盘根错节、朝廷控御不足的地方。随着颜老太爷过世,庆国公府丁忧守孝,澹川颜氏式微,皇帝借机往宛州渗透势力,慢慢地瓦解世族堡垒,让一些原本秉持中立的家族或动摇或偏向。

坐在帝位上的是凌烨,是时间等他,所以他可以从长计议,以不变应万变。但敬王却不行,皇帝往前一尺,他就离那个位置远一丈,一年又一年,待皇帝的势力真正下沉进宛州,他的死期就不远了。

所以不会太久。如今的宛州依旧是敬王占优,再加上以苍梧方氏为首的云州诸世家,天高皇帝远,敬王却时常与他们走动;毗邻的昌州又是豪族林立的一滩泥沼,比宛州还难控御,其中最不缺的就是混水摸鱼的墙头草,但这对敬王来说,并不是坏事,诸如定康周氏等一些不得皇帝信重的家族背地里已经投诚于他。这么扒拉着数一数,内力不足,再借一借北狄、虞疆的外力,也不是全无胜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