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什么都没有说。
果然,次日,便听得大理寺传话说两个刺客在牢狱之中伏法,皆言是被敌对的大燕买通想要谋害本朝人才,然后当晚便签字画押,死在了牢狱之中。很快,皇帝也得知了此事,悠关本朝的立根之本,皇帝抱病上朝,发了一通脾气,命大理寺与吏部清查,居然查到了好多龌龊,很快皇帝就传了圣旨给边关,不再讲和继续攻打大燕。
这一场变故自然也惊动了皇后,让皇后十分惊惧,不过过了一段时间也并未发现季沉有什么动作,她又暗暗蛰伏起来。
这一年年底,边关告急,家书抵万金。白小仙收到自家哥哥的家书后很是担心,好在朝廷一直都是捷报,她也稍微安了下心。
她想了又想,发现原文之中和大燕一战,终究是以本朝获胜,只是,再怎么安慰自己,再怎么看向哥哥那报喜不报忧的家书,她和爹爹两人都不免担惊受怕,希望白兴元能早日平安归家。
皇帝在年底身体愈发虚弱,越来越倚靠太子,甚至彻底放手让太子开始处理朝政大事。而作为太子身边的谋臣,季沉的地位也是越发水涨船高起来。
皇后忍了下来,没有动手,因为她发现皇帝已经在防着她了。
她看向一身贵气,光明磊落的太子,犹豫了很久,开始从他这边动手了。
这时,太子孝顺,每日必定亲自到御前侍奉汤药,皇帝脾气大,可当太子侍奉汤药时,虽然讨厌喝药还是喝了,他实在是不想见到这孩子眸中那些担忧的样子啊。
他很后悔,当年为什么没有好好向琼枝解释。
同样的,他也很后悔,为了这个皇位他还是娶了她的妹妹,也是如今的皇后。
只是唯一不后悔的,便是有了久安这个孩子,他纯孝,和光同尘,品性高洁,唯一不好的就是太过善良了,不过有季沉在身边辅佐他,他以后一定能成为一个好皇帝的。
皇帝呕了一口黑血,化在丝帕上,看着太子离去的背影。
心中想着。
他怎么也不会想到,昔日那个害羞地叫她太子哥哥的琳琅会让自己的亲生儿子给父亲喂毒,一碗又一碗,无色无味埋在每日的药汤之中。这时的皇帝,即便对皇后有再多的怀疑,终究还是把她当做太子的母后,一国之后看待。
只是,她已经被怨毒遮住了眼睛,为了让太子登上那绝顶之位,为了让自己满足,甚至可以不顾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