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拟得位份大都合适,不过有一两个不妥。”
永宣帝撩袍安坐于下首,抿了口宫人端上来的茶:“母后请讲,儿臣洗耳恭听。”
“哀家特意查了先例,从前也有二品县主入宫,是封了从三品的婕妤。娴安郡君是三品郡君,皇帝又格外赐了封号,依着哀家看,还是降一品,作正四品容华吧。”
永宣帝不甚在意:“母后说得甚对,是儿臣思虑不周了。”
降一品,正好告诉娴安郡君,不要仗着孝安太后对他做什么暗示谋求。
既被许太后降了位份,在永宣帝心里就将这件事抹去了。
他之后也会关照娴安郡君一二,不过不像关照蒋乔那样是出于本心,也不是因为幼时见过几面的所谓青梅竹马之情。
永宣帝是看在孝安太后和舅舅安国公的面子上。
娴安郡君端庄典雅,守礼含章,只要安分守己,是取代端妃、暂时管理六宫的合适人选。永宣帝敛目想道。
“蒋秀女身为一等忠义侯的嫡女,又是一等蒋国公的侄女。虽然父亲早逝,兄长暂无功名,但到底是高门出身,比娴安郡君低就罢了,怎么连三等文昌伯家的沈秀女都比不过呢?哀家觉得应当和沈秀女并列。”见永宣帝没意见,许太后就继续下去:“再说薛秀女和常秀女,虽说三品皇商比四品刺史高。但‘士农工商’,商人最次,薛秀女不宜和常秀女并列,就封作从七品美人吧。”
永宣帝微笑:果然,温绣那事虽然是蠢人自作孽,但自己趁机削了太后一拨人,还是让太后迁怒了蒋乔和薛意如。
所以,他特意将蒋乔的位份调得低些,许太后如此问,不过是试探他的态度罢了。
“儿臣问过严嬷嬷,蒋秀女虽美但心性不算稳重,画比之沈秀女又立意不深,便不必再往上提了。”永宣帝缓缓答道:“至于薛秀女,自然是母后考虑得周到。”
许太后满意点头:“这次选画皇帝留下的秀女太少了,哀家又为皇帝挑了三个不错的。皇帝看看。”
陈嬷嬷、青珠和红珠各自手捧一幅画卷,展开给永宣帝看。
永宣帝记忆力颇佳,从脑海中搜刮出这三位秀女的身份。
一副猫咪打盹图,出自宫廷画师之女严氏;一副猫咪捉鼠图,出自御医之女冯氏;最后一幅无功无过的桃花流水图,出自蒋校书郎之女蒋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