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一段时日,娴修媛不但好生管着殿中省的账目,还注重起广施恩德起来,靠着这些小恩小惠笼络了不少妃嫔的心思。
永宣帝微微挑了挑眉,对这件事情未置一词,却正巧看见贞婕妤松了一口气,就随口问道:“贞婕妤方才想了什么,怎么一副松了口气的模样?”
贞婕妤面上就露出几分惭愧的笑容来:“臣妾惭愧,方才听明昭容说话,一时没反应过来,还以为明昭容说的是柔贤贤妃呢。等听完薛才人的话,才意识到是娴修媛。”
闻言,永宣帝才有些讶然地反应过来:柔妃殁了之后,自己给她追封成了贤妃,倒是和娴修媛封号的那个“娴”字同音了。
“贞婕妤这么一说,臣妾倒是想起来,等来日娴姐姐封了妃,那岂不是和逝去的贤妃读作同音?”蒋乔轻轻皱起了眉头,一口一个“娴姐姐”地唤着,好似对娴修媛的所作所为真的浑然不知:“皇上,臣妾只怕到时候,娴姐姐会在心头有些不痛快。”
和已经逝去的人是同音的封号,在时人看来是十分晦气的事情。大晋第四任皇帝,就有个极为宠爱的昭仪,因为自己封号“静”和已经逝去的贵妃谥号“安敬”撞了一个同音,闹了不少时日,直到皇帝给她改了封号才作罢。
薛意如笑道:“明昭容说得极有道理,但是嫔妾进宫前就听闻了,说是皇上当年亲自为娴修媛挑的‘娴安’二字作为封号,所以娴修媛莫约是不会在意这些的。”
永宣帝看着蒋乔仍是把娴修媛当作好人的模样,自己心中不由叹息了几分,正思考着告诉蒋乔多看着点娴修媛,却冷不防被薛意如的话勾起了从前的回忆。
其实娴修媛入宫前那个娴安郡君的称号,并不算是永宣帝亲自挑的。永宣帝只记得,当时自己下了书房,回到凤仪宫中,却看到娴修媛母亲带着娴修媛来请安。
“臣妇真是多谢皇后娘娘了。”娴修媛的母亲带着十足的谄媚和算计:“难为皇后娘娘尚在病中,却仍是不忘提携臣妇和臣妇女儿。”说罢,就扯了扯娴修媛,让她也说了些好话。
见永宣帝回来了,娴修媛母亲带着狂热欲望的目光又落在永宣帝身上,叫永宣帝不由得泛起一阵恶心:就是这样的目光,只有一味地索取,贪得无厌,是压垮孝安太后的稻草之一。
所以永宣帝其实是不大愿意见到娴修媛这个表妹的——随着年纪越大,娴修媛被她母亲教育得愈发端庄虚假,也对荣誉权力愈发渴求起来。
但永宣帝却清晰地记得,孝安太后苍白着一张病容,将目光落在了自己的身上。原本应当全是慈爱的目光,此刻也落上了几分算计和欲望,让永宣帝忽然感到了几分心寒。
“历云,今日你父皇下了旨意,说是要赐你表妹三品郡君的位置,只是还没有定下封号。”孝安太后很是恰到好处地咳嗽了两声,对着永宣帝说道:“礼部已经将几个拟定好的封号送过来了,但母后没有力气去选了,你就为母亲选择一个吧。”
这是一个生病母亲,对着儿子所说的一个合情合理的要求,但永宣帝却是无端觉得自己落入了一个陷阱之中。
在经历时间颇长的沉默之后,永宣帝走到了礼盘面前,为娴修媛随意选了一个封号“娴安”。旁的不重要,他最看重其中一个“安”字,只希望娴修媛母女能安安分分的,不要再利用孝安太后和他来求得更多的荣华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