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过暑假的时候,白秀珠和金鹴华回了北平。彼时清秋还在养胎,燕西也因为自己有了一个小孩子,心情是很不错的。整日里看顾着自己的老婆,小日子很美满。
鹴华夫妇两个人回了北平,好几个月没回家了,自然觉得亲切。在金家和白家两边都住了几日。初时很是顺心如意,但是过了一些日子,两个人过得就不那么如意了。
原因就在于这个孩子上面。
金太太虽然没说什么,但是总是还是对秀珠旁敲侧击。白太太也很忧心,劝秀珠养养身子,趁着年轻生一个小孩子。不要像她一样,年纪这么大了,想生小孩子也是不能的了。
白太太还有另一重担心,这世间对待没有孩子的正妻的男人有几个好的?不是每一个男人都像伯言一样敬重发妻,也不拘泥于血脉传承的。
虽然她知道金鹴华是个君子,也知道这位姑爷很喜欢他们家秀珠。但是这世上还有一句“却道故人心易变”呢,谁知道未来会什么样子?
还是有一个孩子傍身,让她觉得心中安稳。
家里几个妯娌对于最小的弟妹怀孕的事情,心里头不是不酸的。说起来她们结婚的年头也不少了,但是却没有一个生下小孩子的。如今却被一个新嫁娘拔了头筹,心里不是不羡慕嫉妒的。
尤其是金太太如今终于等来了盼望许久的小孙子,眼睛里边儿就剩下了冷清秋了。就连她心里边儿最疼的燕西和最让她骄傲的鹴华都要退一射之地,更遑论其他人。
金太太这样盼着大孙子的心情,其实是十分封建的,也带着一点子糟粕意味。但是也不能够怨她。她本来就是一个旧式的女子,现在虽然在这个“新式”的家庭里面做大家长,但是心里头守着的还是旧式的那一套。只不过是不那么严厉,因此也愿意对孩子们民主宽和。
可是归根结底,金太太是生在一个封建的大家庭里面的,金太太的爹也就是金鹴华的外祖父李蔚还在前朝当过官。这样家庭出生
的女孩子,年幼的时候还养在李家那一辈子活在封建礼教的老封君身边儿。让她不重视血脉传承,这可能吗?
更何况,在这时节,便是寻常人家也是在乎这些东西的。
金太太也算是宽和的了。这或许是因为她真正的宽和,也或许是因为她纵然没那么宽和,但是因为金家标榜“新式”,她也自诩“民主宽和”,所以即使心里头恨得要死,她也没干过那种其他人家的老太太们因为家里面媳妇没孩子就各种挑毛捡瘦,给儿媳妇下马威,或是给儿子指丫鬟的事情。
但是也是会忍不住说上一些诸如“我有生之年要是能够看到你的儿子女儿长大,我便是闭上眼睛也都能够瞑目了”,“我不是不焦心的,这北平城中其他人家的老太太们,那个不是孙子都能够上小学了。咱们金家的第三代,连影儿都看不到。我怎么能够不忧心呢?”之类的话。
除此之外,当小儿媳妇怀孕了。她的偏心也是无法避免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