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也轮到林修楷无语了。
不是说大沟这边生态水果省内闻名的吗?怎么做买卖时各家姿态还都放得这么低?
既然老板想听别家之前的交易经验,李昌平就拣这部分说。他道:“我们之前平常的交易流程是这样。在水果将要成熟的前两周,就提前给往年收购果子的老板打电话,或者把果园提前成熟的果子寄过去给他品尝。一般为了保证园区里的果子能都顺利卖出去,我们会发出去很多份样果。
要是哪个收购的老板有意向,他就会亲自上山来看看果子情况,顺便敲定价钱,然后双方签合同。至于运输这方面,其实是灵活的。比如说这家老板有自己的运输队,他自己运果子成本低,那收购价谈的时候就会低一些。要是这个老板没运输队,一般果子的运输是双方谈,哪方承担另外一方都会稍做让利。”
倒是很正常的交易情况,可这对林修楷现在的没借鉴意义啊。
林修楷干脆也不指望听别人家是怎么交易的了,拉着李昌平一步步商量明天要做的准备。
“首先,咱们树上桃子成熟度不太一样,咱们得提前给那边来人做好交代,什么样的桃子能摘,什么样的桃子暂时还不能摘。这个到时咱们得领专门懂行的员工去教会他们。”
这点是最重要的,很多人买水果时,其实都不大会分辨水果的成熟度,他们只简单粗暴地捏一捏。
这样的话,很多人他捏到一个熟透了的果子,一捏一个坑,他又嫌弃不要。这样,原本一个好好儿的果子就有了难看的印子,后面就更不会有人问津了。这种捏一捏的行为,也是造成超市水果损毁量巨大的最重要原因。
“然后,咱们还得保证还未成熟的桃子和桃树不受损害。这样的话,咱们得找员工盯梢,免得他们胡上手乱搞。咱们员工和那边的人都得进行分组,每组人只在组内劳动。”
“还有,装码也是个问题,咱们物流箱还不一定够用,等会还得提醒咸福德那边多带些空置物流箱过来。”果园现在用的硬塑料物流筐还是几年前的,在很多已经风化损坏的物流筐当中挑出来的,现在山上桃子大丰收时期,还真不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