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修楷冲汤锅里的山楂努嘴:“刚才这些,是我漫山遍野找半天才凑到这个一小撮,而且你看这早熟的果子个头多小哇,味道也比去年成熟的大果要酸更多。”
听此消息,杜秋亮暂时也不对这山楂果有想法了,他决定专心琢磨苹果到底怎么煮会更好。
杜秋亮催促道:“刚不还听说你有个小炭炉吗,拿出来使使。”
林修楷起身去拿小炭炉,顺带着把仓房里不多的果木炭也都拿出来一些。
点燃炭炉,一股清淡的果木香便传了出来,杜秋亮用力嗅那么两下,便冲林修楷打听起:“这果木炭还能售吗?”
林修楷不答应:“售不了。这玩意在果园用处多着呢!”
春时是焖了几千斤的果木炭,但一半是当时摆摊就陆陆续续卖出去了。剩下那一半里,不光是袁殊拿去做饭用,还有平时给蔬果追肥时也有用到。
春天那么多的果木炭呢,到现在就只剩下两百斤了。
这两百斤的果木炭林修楷都留自己小院儿仓房里了,他准备秋天了拿出来野炊烧烤,冬天生火烤果子吃。
去年秋天杜秋亮倒是得了一丁点儿的果木炭,在酒店用后立马就受到如潮水般的好评。
可惜就那么一点点,没多久就用完了。直到现在,一些老熟客还偶尔会跟他打听果木炭的事儿呢。
只可惜林修楷不卖,杜秋亮也只能暂时作罢,专心用这珍贵的果木炭煮苹果茶。
一下午的时间,杜秋亮足足实验了好几炉的苹果茶。试来试去,林修楷他们俩一致认为还是跟山楂一起煮和加茶叶做成名副其实的“苹果茶”,这两种,味道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