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白了她一眼,“你当船是那么好买的?你知道一条船多少钱吗?”

“一百七十多两银子就可以买了。”

纪月轻松的语气,听的村长又想给她一烟杆子。

“还一百七十多两银子,我们全村一年的收入也只不过是个零头。”

“我们村这么穷啊?”纪月惊讶住了。

“能种水稻的好田也就村前面那一片,一家人能分的三亩,其余的都是旱地,种些土豆,红薯,这些能管几个钱?”

“这些是能种出来的,万一哪天老天爷不高兴,来一场洪水,田里那是颗粒无收。”

纪月还真不知道村里是这么个情况,以前的纪月每天被落在老纪家那一亩三分地里打转。

穿越过来的纪月,每天也只想着怎么让一家人吃好穿暖。

“那我们更应该开通贸易,将村里出产的东西拿去卖钱换粮。”

村长已经不想跟她说话了。

道理谁不懂?巧妇还难无米之炊呢。

“村长爷爷,我出钱买船,你帮我修一个泊船的地怎么样?”

“你说什么?”村长以为自己幻听了。

“我说买船啊。”

村长伸手摸了摸她的额头,“没发烧啊,怎么竟说胡话呢?”

“哎呀,我说的是真的,我都托少东家帮我打听清楚了,县城里有造船的,一条乌篷船一百七十多两银子,买了船去府衙登个记就可以了。”

“丫头,你可是一百七十多两啊,不是一二两。”

“我知道啊,所以我也不是白给村里人做善事,每个渡河的人两文钱,你说怎么样?”

“钱不钱的我们再说,我问你,你真的要买船?”